进入秋冬季,天气渐凉,早晚温差较大,由于孩子的抵抗力较弱,气候的变化让孩子容易出现不适应,加上气候干燥,容易感冒、喉咙不适、腹泻等症状,这时也是常见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以下是10个秋冬季保健小常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根据天气变化增减穿衣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开始有转凉的迹象,面对这样的天气,爸爸妈妈们应该要学会及时给孩子穿衣,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孩子生病的次数。在什么时候决定给孩子穿多少衣服呢?当然就是在早晨起床时,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假如天气没有发生突变,就不要轻易、随意给孩子穿太多衣服。此外,父母最好能够为孩子选择穿脱比较方便的衣物,以备随时增减衣物。
2、学会“捂”两头
常说“春捂秋冻”,“捂”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父母应当根据室外温度给孩子来增减衣服,并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关于“秋冻”,指的是在秋天的时候不要一次给孩子穿太多的衣服,应该稍微让他感觉到一点点寒意才是最佳的穿衣方式。
3、补充维C、维A
为了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可以在孩子的饮食中多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食物,如青椒、西红柿、橘子、柠檬等。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维生素A的含量较高,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
4、预防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发现孩子有腹泻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5、及时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感冒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等,要尽快送医,避免因为耽误病情,而使孩子病情加重。
6、给孩子多喝水
秋高气爽,孩子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孩子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平时多给孩子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孩子体内水分平衡。
7、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8、呵护孩子皮肤
在给孩子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孩子的嘴唇容易干裂,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孩子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孩子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9、忌食冷食物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孩子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10、秋冬季饮食防感冒
天气逐渐转凉,是流行性感冒多发的季节,家长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中让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食品,增强肌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奶制品、动物肝脏、坚果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