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g0MjA0MA==&mid=2651200818&idx=2&sn=6acd186e93da9e491bd35e6fa8bd25fa
孩子犯错了,妈妈正在教育他
奶奶看到心疼得不得了,
一把抱过孙子“孩子没错,说他干嘛?”
留下妈妈一脸无奈和忧虑······
这样的情节每天都在无数家庭上演着
调查显示
中国是为数不多的
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祖辈家长长大
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
年轻父母忙于工作
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
只能将孩子交给老人抚养
由此也出现了各种“隔代教育”造成的弊端
如过度溺爱,孩子变得娇气、霸道蛮横
缺乏自理自立能力
如思想观念陈旧,孩子生活习惯差
各项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这些都是年轻父母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正确处理好隔代教育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是年轻父母方面
年轻父母端正态度,不当甩手掌柜
把孩子交给老人带
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可以甩手不管
少了父母的亲切关怀
孩子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身心的成长是不健康的
所以越是这样
家长越应该把握住每次相处的机会
与孩子加强交流
哪怕一个电话,见面时一个拥抱、一个亲吻
充分表达对孩子的爱
同时,在与孩子相处时要做一个有心人
留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
从各种细节处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正确引导
尊重理解老人、挖掘潜能
年轻父母们一般都是第一次带孩子
很多事情没有实践经验
而老人们经验丰富、并且时间精力充足
这是他们的一大优势
老人带孩子也需要成就感、价值感
既然将孩子交给老人带
父母应该充分尊重理解老人
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充分挖掘老人的教育优势和潜力
扬长避短
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和成长教育
其次是祖辈家长方面
祖辈家长理智控制情感
老人带孩子通常喜欢
毫无底线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
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心疼、宠爱孩子的心情都能理解
但是过分的溺爱和迁就
容易让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
产生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
过度的保护则限制了孩子
独立自主的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
真正为了孩子好
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
应该注重培养孩子
有礼貌、懂分享、自立自理等优秀的品质
而这些都需要祖辈家长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是克制
适度的爱才是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力量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选择权
多多培养孩子的动手、劳动能力
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祖辈家长多学习新思想新知识
传统的思想理念和方式
经过多年的沉淀和改进
自然有它的价值和优点
但是时代永远是在变化和前进着的
祖辈家长们不应该拒绝接受新的知识和思想
而是依然保持一颗学习新事物的心
随时跟上社会新型的教育知识和方法
用最科学正确的方式带孩子
最后是两代人共同努力
思想认识和教养方式应统一
由于年龄和时代差距
两代人教育孩子从思想到方式上
都有一定的差异
比如在满足孩子要求这件事上
老人们觉得要就买,不能亏着孩子
而年轻父母们则认为
不能惯着孩子,要延迟满足
这就需要两代人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
统一立场,协调一致
避免出现两套标准教育孩子的情况
对于孩子的认知、习惯和性格的养成十分不利
必要时可以将协商的结果
制定成一套成体系的规则
用统一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规范来要求孩子
两代家长加强沟通交流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平时两代家长应当多加沟通交流
年轻父母可以经常性地
从老人那里了解孩子的情况
老人们也要及时将孩子的表现反映给家长
特别是出现某些不当的言行或习惯时
以便及时商量对策
加以正确的指导
双方出现分歧时
更是严禁在孩子面前将矛盾暴露出来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的做法
是万万不可取的
私下协商出最优的解决办法
互相理解互相学习
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提起“隔代教育”
大家往往想到它的各种缺点
其实无论是祖辈家长带孩子还是父母亲自带
谁不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一边实践着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边慢慢探索着、纠正着、调整着呢?
只要注意发现和正确处理好上述几类问题
充分发挥两代人各自的优势
加强沟通交流
明确目标、步调一致
对孩子的教育定能逐步通向成功
漫画:在在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课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