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公开课《小鸭的舞》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通过欣赏钢琴曲《小鸭的舞》,要求幼儿知道乐曲的名称,熟悉乐曲,并能想象乐曲中小鸭子的形象,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听辨能力,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公开课《小鸭的舞》吧。
活动目的:
通过欣赏钢琴曲《小鸭的舞》,要求幼儿知道乐曲的名称,熟悉乐曲,并能想象乐曲中小鸭子的形象,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听辨能力。
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画有各种小鸭的图片;录音机、磁带、小鸭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先出示一幅《小鸭》图,图上画有各种跳舞姿势的小鸭……让幼儿看看议议,然后再让幼儿欣赏乐曲《小鸭的舞》,要求听想象小鸭在干什么。
二、教师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初步想象。
三、进一步引导幼儿欣赏乐曲。
教师带领幼儿边听边想,并可稍用身体感觉来启发幼儿想象,如乐曲的1至4节,教师可随着微微摇摆身体,启发幼儿去想象这好像告诉我们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路。
四、引导幼儿分段欣赏。
教师提问:开始的告诉我们什么?(可用提问结合)小鸭是怎样走路出来的?并弹奏1至4小节,再次提问:小鸭出来在干什么?(弹奏5至8小节)
中间的一段,教师可边弹奏边重点引导幼儿听水波声,启发幼儿想象小鸭在游水、嬉水、吐泡泡。
教师可弹奏最后一段,启发幼儿想象小鸭又在干什么,并引导幼儿听出这是第一段的再现,小鸭欢快地跳着舞回家了。
五、教师弹奏乐曲,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
六、教师跳一段“小鸭的舞”的,让幼儿边听边欣赏,增强美的感觉。
七、让幼儿戴了头饰(分组或集体参加)自由想象表现乐曲的形象。
小百科:鸭是雁形目鸭科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一些属的嘴要大些。腿位于身体后方(如同天鹅一样),因而步态蹒跚。大多数真鸭(包括由于个体大小和体形原因而被不正确地称为雁的几种鸟)与天鹅、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雄鸟每年换羽两次,雌鸟每窝产卵数亦较多,卵壳光滑;腿上覆盖著相搭的鳞片;叫声则显示出某种程度的性别差异。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鸭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