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角是幼儿园课程之一,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孩子有直观感受植物生长过程的机会,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素养,集团第八幼儿园(勤诚达园)的老师与孩子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一起创设了独具特色的自然角与种植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1
1
开学之初,孩子们为班级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植物,为了帮助全班孩子了解这些植物的特性,老师在晨谈活动中组织孩子为所带来的植物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帮助他们对植物的种类进行简单的梳理。
1
2
1
在进行简单的分类后,老师在班级走廊上的空间,安置了可摆放的架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空间小的问题。不同层面的架子上提供层次递进的植物,让孩子在观察过程中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性、递进性。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后期逐步养成仔细全面观察的习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观察顺序。
除了按照类别进行摆放,老师还把孩子带来的植物按照其生长习性分为三大类,并精心设计了标识牌和植物记录板。这样孩子们可以根据标识牌,知道多久给植物喝水,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了。
第一类——“我是喜欢阴凉的植物哦!”
一滴水表示“我”不喜欢喝水,一个星期给“我”喝一次水就够了哦!
第二类——“我是喜欢多云的植物哦!”
两滴水表示小朋友两三天给“我”喝一次水就够了。
第三类——“我是喜欢阳光也喜欢阴凉天气的植物哦!”
三滴水就表示每天都要浇水给我喝哟。
1
3
1
除了观察自然角中的植物生长变化,为进一步让孩子体验与操作自主种植生菜与辣椒的过程,老师利用班级的种植区,给予孩子实际操作的机会。
孩子们在种植区松土、播种、灌溉、盖土。
提供纸和笔,让孩子学习通过自己的方式记录种植活动与植物生长过程。这样不仅能加深孩子活动印象、丰富经验,也能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最初科学素养。
重视记录,培养孩子科学探究精神
自然角是孩子了解自然的重要场所,孩子对于动植物的观察不能只停留“驻足观望”的状态。老师在创设自然角和种植区的过程中,不仅要提供场所帮助孩子认识了解动植物,更要利用这一环境为孩子科学教育提供鹰架,从而帮助其养成长效性的学习品质。
文字与素材: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