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还记得小4班因为爸爸妈妈玩手机引发的“亲子游戏家教沙龙”的活动吗?在“家教沙龙”中,爸爸妈妈们用智慧的头脑想出许许多多的亲子小游戏,如搭积木、角色扮演等。不仅如此,他们还对一些手机游戏进行了畅想,结合我们自己班级的“主题餐厅——枝丫馆”,他们想到了以下几个可以在现实中玩的手机游戏。
No.1 吃鸡。吃鸡是现在很流行的一个类似于CS的游戏,即玩家们组队后降落在求生岛屿上通过拾取物资、跑毒、玩家对打、取得战利品而决定最后赢家的一款游戏。
No.2 旅行青蛙。这款游戏讲的是一只可爱又独立的小青蛙,独自旅行并带回各地特产。
No.3 跳一跳。通过控制手指按压力度,来决定跳得远近程度的一款简单又略考验耐心的小游戏
No.4游戏串串烧。即把以上几个游戏混在一起,组成一个好玩的大型游戏。
经过家长和小朋友们的设计,这些手机游戏开始大变身了——
当孩子们了解了游戏规则后,他们兴高采烈地讨论如何布置游戏场景。首先是要布置障碍,在枝丫馆怎么布置障碍呢?
“用木头撑起网子,做一片树丛,要想到达目的地,就得穿过去。”
“用中2班的大纸盒子做山洞,我要躲在山洞里,哒哒哒!”
“还可以去车行滚点车轮过来做掩护,这样,敌人就打不到我们了。”
“我要把家里的水枪带来。”
……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做就做。
在孩子们的实施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难题一:当木头撑不起网子……
孩子们兴冲冲地选了几根稍长的木头,准备用木头撑起网子,做个低矮的“树丛”。
但撑网子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木头放在草地上非常不稳,但网子遇到拉扯时,木头很容易就倒了,怎么办呢?这时,霖霖拉着的网子不经意间勾住了一棵横卧着的树根,怎么扯都扯不下来。他眼睛一亮,跑来跟老师说:“老师我有好办法了!用树根挂住它就不倒啦!”
在保育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成功地把“树丛”做成了。他们迫不及待地钻来钻去,觉得极有意思。
难题二:当大纸盒站不起来……
从中2班拿来了一些大纸箱,原本是想着马上就可以钻山洞的。当孩子们兴冲冲地把纸盒展开成山洞形状放在草坪上并松开手时,原本立着的纸箱突然都趴在了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嘉嘉觉得很奇怪,他又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经过多次试验和观察,孩子们发现,因为纸箱的四个角没有被固定,所以它现在立不起来,做不成“山洞”的样子。
孩子们开始想办法让纸箱“站起来”。
“试试用木头撑住它。”
“用绳子绑结实。”
每个办法都不行,隔壁的阿姨看到了,提醒他们:“可以用大夹子夹一下,很容易就固定了。”
于是,他们向老师要来了夹子。
“哎呦,好硬啊,我捏不开夹子啊,老师。”小班的孩子,毕竟力气小,拿到了夹子也没办法让它“张开嘴巴”。
“来来来,我来帮个忙!”顾老师及时雨般地帮助了孩子们。
当钻了几次纸箱后,孩子们又发现纸箱容易东倒西歪的。这个问题好像比较简单,很快就被他们自己解决了。取几个轮胎夹住纸箱,这样,纸箱再也不会出问题了!
难题三:当轮胎太重时……
孩子们把轮胎滚到了草坪上,想把它们摞起来做堡垒,但轮胎实在是太重了垒不上去,怎么办?难不到孩子们,他们从教室外面的走廊里挑拣了一些木头,搭成了小坡,滚一滚,轮胎就上去了。
这一定是平时玩游戏时得来的经验,现在居然能迁移到这里来,真是太棒了。
难题四:当孩子们遇到水枪……
主题餐厅游戏时间到了,大家很快就搭好了“战场”并投入了激烈的“战斗”中。玩着玩着,孩子们跑到老师跟前诉说着游戏时出现的问题:
游戏开始了,孩子们穿着雨衣,“打起仗”来一点都不含糊。
这时问题又出现了。两个孩子吵吵闹闹地来到老师跟前,“我的水枪明明就打到你了。”
“没有啊!哪里有水啊?”
原来,穿上雨衣,水就不容易被发现。
“有什么办法能让人一看就知道被打中了还是没被打中?”我把问题又抛给了孩子们。
“有了有了!让水变成带颜色的,打在身上就看得到了!”一个男孩子兴奋地说。他的想法得到了其他“战友”的一致认同。
“我去教室调颜料水!”话没说完,人已经跑到教室门口了。
“我也要去弄颜料水!”明明刚才还是“敌人”,现在却一拍即合。这下,游戏变得更好玩了!
孩子们大都玩过爸爸妈妈手机里的这款游戏。所以,很快就把手游转变成了现实中的游戏。
背个小书包,按照“地图”上指定的线路和标记,去寻找纪念品。
玩了几次后,孩子们渐渐没了兴致。于是,游戏有了升级版——自己设计路线图。在他们的设计中,一块石头,一棵树,都变成了指示标志。
看!孩子们的设计多有趣!
寻宝的孩子们认真看地图,终于找到了宝藏,真开心!
之前,小4班的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跳一跳的玩法。面对十几份设计稿,孩子们投票选出了以下的设计稿,并在草坪上玩出了花样!
找规律跳一跳。
按数字跳一跳。
按起床时的顺序跳一跳。
顾名思义,就是把前面集中变形游戏整合在一起玩。“吃鸡”的孩子们穿过树丛,动脑跳一跳,钻过山洞,在洞中寻得一张寻宝图,跟着图中的指示走,跋山涉水去寻得物资,有了物质的补充,再去“吃吃鸡”,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不亦乐乎。
小编说:
孩子们无意中“泄露”的爸爸妈妈的“最爱”,成了班级课程活动的素材,在老师的引领下,爸爸妈妈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始意识到亲子陪伴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经过一次次家园沟通,经过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创造,这些爸爸妈妈爱玩的手机游戏,变成了孩子们可以在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户外游戏。这样的“变形”是一种智慧,是良好的家园沟通的结果。
相信亲身经历这个过程的爸爸妈妈一定会成为孩子最好的玩伴,获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与满足。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有空的时候不妨也和孩子一起玩玩这些由小4班家长和孩子变形的游戏,或者说你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也创编了新的游戏,欢迎在留言处分享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在游戏中度过一个快乐又幸福的童年吧。
文字:赵薇 顾红
小编:若水
照片提供:中心园小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