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还记得去年9月小班萌娃们的入园情景吗?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变换着不同的表情,一会哭、一会笑、一会安静、一会活跃……好不热闹!
孩子们也慢慢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进教室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
如何让小班的孩子们尽快以快乐的情绪迎接每一天呢?就从晨间第一问——有趣的打招呼开始吧。
“我是奥特曼,你好!”
“我是机器人,你好”
“我们就抱一抱吧”……
有趣的打招呼拉近了孩子们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逐渐喜欢老师,喜欢来幼儿园,每天都期待着用自己的新动作和老师、阿姨打招呼。
“咦,浩浩,你怎么一个人,妈妈呢?”
“我是自己和哥哥一起走上来的,我的哥哥在中班。”
“哇,你太棒了,会自己走进教室。”
“老师,我也是自己走的。”
“我妈妈是在楼梯口看着我进来的。”
孩子们的情绪逐渐稳定,渐渐地个别孩子有了新的突破,他们正尝试着不要大人送,自己走进教室。于是“经历学习活动——好孩子自己走”诞生了。
要自己走进教室,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有哪些担心呢?
冉冉:“我不认识教室,怎么办?”
阳阳:“我还有点害怕,不想一个人走?”
安安:“可是我舍不得爸爸妈妈。”
那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又会有哪些担忧呢?
“会不会不认识教室?”
“要走到2楼呢,还是要送送的。”
“要是一边走一边玩,找不到教室,怎么办?”
……
别担心!哥哥姐姐分享了他们自己走的经验;幼儿园为孩子们保驾护航,教工给孩子们爱的温暖。
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自己走的队伍,得到了老师的赞扬。但新问题出现:因为没有自己走进教室,得不到表扬心理还是有点难过,可就是没有勇气自己走啊。
于是针对新问题,在和孩子们探讨“好孩子自己走”的过程中,我们尊重每一位幼儿的发展需求、每一位家长的教养方式,制定适宜的方案,真正做到让孩子们自己从内心里愿意迈出一小步,从而迈出一大步。
方案一:大人陪着一起走
家长:“冉冉还是有点胆小,需要有同班同学才愿意自己走进幼儿园”
孩子:“我想自己走进来,但是爷爷就是要跟进来。”
方案二:大人远远跟在后面走
孩子:“我想自己走,就是有点怕找不到。”
家长:“她要自己走的,我就是要看看他有没有进教室。”
方案三:自己独立走进幼儿园
家长:“幼儿园真的很好!保安、老师、阿姨都是那么热情,我们放心。”
孩子:“老师,我今天是自己从大门口走进来的。”
孩子:“老师,我们几个人是一起走进来的。”
越来越多的家长能放手让孩子试一试自己走进教室,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带着笑容从学校门口走进教室,有礼貌地和老师、阿姨问好。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家长们安心了、放手了。
孩子成长的过程是“阶梯”式的,是力量的积蓄,迈出一小步成就一大步。从小班开始,从让孩子开开心心独立自主入园开始,我们要相信孩子,放手孩子,赋予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和能力。
供 稿:
编 发:
审 核:
阙 雯
融媒体中心
园长室

期待您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