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从看见儿童开始
世界本就是多重视角的存在
获得儿童的视角
获得他者的视角
获得万物的视角
才是爱的本义,
民主的本主,
也是教育的本义。
直面问题,探索新途径
1.何为儿童视角。
2.环境中的儿童视角如何彰显。
3.基于主题墙的特质以及价值如何创设儿童视角的主题墙面。
带着这些问题,在本次研讨前,教师们认真学习了南京师范大学教师王海英教师的“从主题墙到儿童海报——儿童立场的班级环境创设”讲座,为有效参与开展教研活动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通过讲座:“创设富有教育价值和艺术气息的班级环境”。重温班级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组成部分、和主题墙创设的要素及设计逻辑。共同探讨与学习“基于儿童视角下的主题墙创设”等问题的理论梳理和新概念的理解。主题墙的创设要充分考虑追踪儿童的问题、支持儿童的探索、记录儿童获得的经验。
“研”之有思 实地审议
针对本期教研活动,老师们走进班级实地审议班级主题墙创设的问题,进行了评分。旨在分析幼儿园创设主题活动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达到在优化环境的同时,促进主题活动的多元化开展,使幼儿能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满足其自主学习、自我服务等多方面的能力发展。
思中求变 变中求新
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了解到了主题墙是记录幼儿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载体;是主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媒介;它承载着我们的教育意图,并能引发幼儿获得经验上的提升、能力水平上的提高。围绕从主题墙到主题海报的新理念。我们应以幼儿发展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孩子成为主题墙饰的主人。尽力创设富于变化、利于互动、便于交往、乐于体验的环境,孩子不是现成环境的享用者。在我们的探索过程中,应该理解儿童本位的环境主题创设。
环境与幼儿园课程、儿童发展相辅相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通过教研聚焦环境创设中教师的中心倾向,改变对环境内涵的误解,倡导回归儿童立场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让环境讲述儿童故事,通过儿童视角的故事,超越我们对儿童的传统认知,超越我们对环境的传统定位,超越我们传统的师幼关系。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的价值不止于“环境”本身,更在于隐藏在幼儿园环境背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哲学思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