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起源是来自孩子们的问题大征集。今天着重分享的是“试一试看一看井盖下的秘密”。
小朋友们对井盖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小朋友觉得井盖下有管道有电线有污水,有的小朋友也觉得下面有乌龟有金鱼。那下面有什么呢?小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打开看看了。可是我们又遇到了难题,小朋友们站在井盖前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用手抠洞洞,却怎么也打不开。那我们该用什么打开呢?
班级中有什么工具可以用呢?
有这么多可以用的工具,那么它们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在一番搜寻后我们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工具,有毛根、铁丝、棍子、衣架、冰糕棍,那我们一起出发去试一试吧。
实验结果
衣架组刚开始将勾子钻进洞里做了一小会儿的斗争,在成员全部成功后大家就开始了“力拔山河”。衣架在朋友们发力的10秒钟内,看着变形了。
雪糕棍组的小朋友初具“杠杆原理”的意识,拿出了希腊物理学家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这个地球”的气势,用脆弱的雪糕棍挑战了井盖,但是随着雪糕棍的断裂川宁叹息着说“棍子都断了!”我们就发现在工具的选择上还待考究.
笔组和棍子组也是面临着同样的失败,只是棍子组选择pvc管的小朋友甚至都没有获得撬动地球的入场券就落寞退场了,因为棍子太粗了,远超过了小洞口的直径。
毛根组和铁丝组的小朋友们,感觉更加有力无处用了,首先毛根组的朋友就发现和他们设计的相差甚远,原本的计划是从这个洞穿过去,另一个洞里拉出来将井盖提起来,结果发现毛根又短又轻。铁丝组的朋友也失败了,一勾井盖就变形了.
我们失败的原因是……?
既然小朋友们在实验的过程中都没有成功,那么我们将每一组小朋友们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第一,工具重量太轻太短,
第二,井盖的重量太重了,
第三,没有勾子,
第四,容易坏掉或者变形。
这些都是我们没有成功的原因。
什么工具才符合我们的要求呢?
通过小朋友们回家查了资料,带来了他们的记录,我们就发现符合要求的工具是坚固的铁勾子,并且还要有手可以拿的地方。
那么,幼儿园里有没有这些工具呢?我们该找谁帮帮忙?维修的叔叔工程师、修下水道的人、保洁阿姨……这些人是我们小朋友讨论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只有挨着去问一问。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前几天来帮我们修过门口钉子的保安叔叔,于是我们第一站就来到了刘叔叔这里。他说这个的工具我们幼儿园是有的,在袁叔叔那里。
可是袁叔叔一下给了我们好几个工具,哪一个才是我们真的要用的呢?通过小朋友们仔细的对比之后发现:最上面的那一个很细,勾子会变得歪歪的。中间的那一个它的头是尖尖的,没有勾子。只有最后一个,它既有弯弯地勾子,还有手可以拿的地方。
这个工具插进去可以稳稳的勾住井盖。但是我们力气还是不够大,于是我们邀请保安叔叔来帮一下我们的忙,帮我们使用这个工具打开了井盖。
井盖下的新发现
里面很深我们一定要小心,一定要注意安全
下面也没有小鱼和乌龟
这个是污水井盖,下面好臭啊!很多好脏的水
雨水井盖里面没有水,因为已经被晒干了,下雨的时候才有
我们应该注意……
我们不能从上面跳过去要注意安全!
尽量要绕开一点走
不能踩井盖,走过去的时候要观察井盖松没有
《指南》中指出“探究过程需要包含提出问题、观察探索、思考猜测、调查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合作交流等基本环节。”
在我们“试一试、看一看 井盖下面的秘密”这一活动过程中,充分的运用到《指南》中谈到的探索策略,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根据孩子的兴趣形成活动的动线,最大程度的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