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浅谈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泾明中学 张宏亮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新课改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很多课程的教学都引入了信息技术的手段。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便利的教学方式,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活跃度。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自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第一,运用信息技术,利用了网络资源,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
今年刚刚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和合作以及探究性的学习。这种学习理念对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学习及发展为主体。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比较低。而伴随着现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中,我发现课本讲的非常简单,学生难以理解课本内容。因此我建议学生去上网搜集有关鸦片战争的信息,加强学生对该历史事件的了解和理解。当学生通过网络检索相关历史信息时,他们会深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并且乐意去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利用了网络资源,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运用信息技术,增加了学习信息,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对于历史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以及相关参考资料上,如果仅仅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学习到的历史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能完全满足。因此,信息技术体现了强大的优势,可以收集更多的历史学习信息资源,能把教师、学生、图书馆和数据库信息有机结合,增加教学信息量,使历史资源得到充分挖掘。
如上完《三国鼎立》一课后,为了使学生的知识面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不只是对曹操、刘备、周瑜、诸葛亮等主要人物有所了解,还要知道其他人物,于是,我让学生课后收集《三国演义》故事里的其他人物角色,然后举办一期“三国群英传”的黑板报。学生们热情很高,一些在网上搜索图片,一些上图书室查找资料,然后把收集的到的资料加以汇总,最后,一期内容非常翔实的“三国群英传”的黑板报呈现在了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了非常丰富和便利的资源,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本上的知识,同时对相关的历史知识有了更加深入地扩展,增加了学习信息,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更加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内容更加丰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外部刺激,如图像和图片以及动画和声音等,这些教学因素相较于传统课堂是有些缺失的。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有很大的兴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以及建构知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存储知识。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历史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探究课程内容,体会课程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秦统一中国》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课前剪辑的影视剧《秦始皇》片段,导入本课,然后再通过播放PPT课件讲解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秦统一中国的历史史实。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信息技术成为帮助学生学习有效的工具,让历史课程更加丰富有趣,让学生爱上历史。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