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浅谈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第三幼儿园 单凯丽
摘要:交往能力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能否顺利进行社会交往反映了个体适应社会能力的高低,因此,幼儿社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小班幼儿比往些年小班幼儿同伴交往方面差别很大,存在着一些新问题。我将从小班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问题,原因入手,并尝试给予其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建议。
关键词:小班 幼儿 同伴交往 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幼儿园生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幼儿同伴交往关系是幼儿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积极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而恰恰相反的是,消极的同伴交往将影响儿童以后的社会性发展。因此,幼儿的同伴交往要从萌芽状态的小班幼儿抓起。小班幼儿刚从父母温暖的怀抱中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他们在新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针对小班幼儿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处理,以帮助小班幼儿尽快建立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
二、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及原因
(一)家庭中的问题及原因
交往能力不是单一的某种能力,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是一点一滴,循序渐进在集体生活中学会的,然而家庭的教育更不容忽视。现在许多幼儿在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小太阳,接受的是溺爱教育和随性教育较多,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惯了,进入幼儿园对待同伴更不懂得谦让,不让自己受半点委屈。久而久之,孩子受这种不好思想的影响,容易与同伴在交往的过程中发生攻击性行为。
(二)幼儿教育环境问题及原因
补习班,兴趣班风靡幼儿园,由于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许多教师,家长过度重视孩子的认知教育,而对于孩子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所忽视。很多家长盲目跟风,想让孩子即学这又学那,样样发展,而忽视了孩子的兴趣问题,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
(三)社会环境的问题及原因
城镇化发展迅速,导致社会关系范围缩小,进而影响到幼儿萌芽状态下的同伴交往也受到影响。城市居民邻里之间往来较少,孩子之间就更没有相处的机会了;再之,父母大多白天忙于工作,极少和孩子相处互动,孩子的交往范围一般就只停留在一百多平米的小屋子里,大大缩小了孩子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严重限制和影响了其社会能力的发展。
三、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即:“幼儿能动地参与各种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根据此教育目标,结合上面所述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及原因,我将针对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培养给予如下建议。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交往在家庭中延续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个人早期的社会化基本在家庭中完成。人出生后的第一个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由家庭教导的,最初的情感及传递方式是在家庭中产生的,最简单的行为规范是在家庭中学习的,最初的生活目标是在家庭中获取的,最初的个性也形成于家庭。一个人早期形成的经验影响其一生。家庭施与人的社会化是全面而深刻的。要发挥好家庭的社会化功能,应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家长的社会化意识。如向家长介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使每个家长都充分认识到幼儿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子女实施社会化教育。
2.建立民主化的家庭。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父母应把自己摆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听取孩子的意愿,使孩子敢于在父母面前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又让自己懂得克制自己,谦让和尊重长辈。
(二)做好小班幼儿的入园工作
孩子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过度阶段。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度,并且能够在幼儿园愉快的适应集体生活,这是顺利开展后期教育活动的关键,因而这是小班开学前后工作的重点。
1.正式入园时,做好入园接待工作
提供足够的玩具,让幼儿在玩玩具的时候能够互动起来,鼓励幼儿们愉快的玩耍,帮助他们交朋友,能够感受到小朋友对老师的给与自己的归属感,消除紧张,尽快适应新环境。
2.开展有趣的一日活动,让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
小班幼儿在交往技能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
3.教师要以身作则,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小班幼儿的交往世界基本上还是一张白纸,孩子喜欢模仿别人,所以在幼儿园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孩子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再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言传身教,在平时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无论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还是教师与家长之间都要以热情友好的方式去交流,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成为幼儿学习交往的榜样。
(三)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理性上兴趣班,择兴趣而学。近几年来,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出现了“培训班热”的现象,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许多家长盲目跟风,造成了物极必反的现象,对小孩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新环境,相对于家庭环境,约束了很多,大多数幼儿在第一学期的后半学期才能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先不要给小孩去报培训班,经过第一学期的观察,家长对小孩的兴趣有了一定的了解。到了第二学期,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一两项培训,这样既能给小孩适应园内生活以缓冲的机会,又能拥有大量的时间和同伴玩耍,这样也可以做到劳逸结合,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3.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6.
[3]朱蓓凌.儿童入园心里分析[J].幼儿教育,2007.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