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荔堡中学 史天婧
摘 要:初中语文中的写作部分是老师们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们学习的重难点。本文首先提出了初中语文传统写作教学的最大问题,随后简单的介绍了目前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部编本教材中的层递式教学模式,基于汲取层递式教学模式中精华部分的态度出发,讨论在其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模式;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部编本教材
引言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中的写作部分是老师们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是学生们学习的重难点。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基于新课程改革标准,在这20年里,教学工作者们一直在不断努力地探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模式。在探索过程中,也曾出现各种问题,结果不尽人意。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现阶段教学中所使用的部编本教材就是以层递式为主要结构,能经过试点实验到成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充分说明其中包含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与有效性。因此本文基于汲取层递式教学模式中精华部分的态度出发,讨论在其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中语文作文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毫无疑问,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具有挑战性的就是作文教学部分,众多教学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自然对这样的重难点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发现初中语文作文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有一点最应该注重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作文教学偏于应对考试。
语文老师如果以应对考试为出发点,以帮助学生在每一次语文考试中得到满意的作文成绩以提高语文的整体成绩为目的,则只能是使得学生提高写作的技巧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作文内容技巧堆砌,这样利用写作技巧写出来的文章,即使是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作文成绩,并成功的提高了语文的整体成绩,对初中语文老师来说也并不是一次成功的、有效的教学,相反的,是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通过有效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技巧性作文只需要老师的仔细交代各种类型作文的要点,并给出适用使用的技巧即可;学生只需要课堂上认真记录要点,考试前多背诵并记住作文技巧,就很容易取得一个不错的作文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简单来说就是老师们通过传授作文技巧,提高了作文平均分,这样以来老师们就会以为这是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一个捷径,他们会不断使用这个引以为宝的“好方法”,并屡试不爽,而从表面上看学生也会因此受益良多,啃下了初中语文学习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会更加对作文技巧的学习坚定不移,钟爱有加。但事实上呢?坏处远比好处多。
的确,从考试成绩上来看,利用技巧性写作不仅可以解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难题,也可以解决学生们写作中的难题,这是一个双赢的“伟大”教学方法,可事实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只顾着分析这是哪种类型作文适用老师说的哪种技巧,而忽略了写作过程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即对于词句推敲的思考以及情感上的共鸣。过度的使用技巧,缺乏情感,势必导致作文内容空洞不饱满,流于表面,故而作文不会具有文学价值, 而学生也不会体会到写作带来的快感,作品完成时也不会得到满足感,很难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更不会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层递式教学模式是部编本教材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内容分解成阶梯状,这样通过难度逐层递进的方式,可以将原本高难度的知识让学生较为轻松的掌握,减小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还可以在短时间就收获效果,建立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其学习的积极性,以形成良性循环。
2.1 拓展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语言基础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点,那就是写作对于初中生的一个最大的难处其实就是无从下笔,造成这种现状是因为初中生词汇量与语句的积累不够,在写作过程中即使构思了一个非常好的大纲,但因为词句匮乏,有写作思路但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通过书面写作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通过拓展阅读,多看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打开对于遣词造句的格局,然后可以摘抄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可以用到日后写作中的词组、句子,丰富语言基础,一点一点的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可以解决初中生写作最大的一个无从下笔的难题。
【案例】为了解决拓展阅读的路径,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举办图书角活动。同学们将自己有的书带教室,同学之间相互交换看,例如一个同学买了《朝花夕拾》,自己看完之后就扔到一边,但带到教室有其他同学喜欢看,看完之后这些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读后感想,一来是对这本书的一个内容回顾,加深了阅读痕迹;二来通过相互交流可以提升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拓展阅读。开始时,图书角刚开始时,会让同学们写读书笔记,把这个当做一项作业布置给大家,读书笔记的内容就是摘抄部分加上自己对于摘抄部门的思考得出的感想,随着这个图书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被带到教室,同学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写读书笔记,在内容上也越做越好,于是在班级举办了一周一次的读书笔记交流会,让同学们主动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这样可以帮助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图书角帮助打开同学们的阅读大门,读书笔记帮助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语言基础,交流会帮助大家汲取经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兴趣,有利于日后写作。
2.2 学会模仿写作,从句、段、全篇文章的顺序进行
通过举办图书角活动、做阅读笔记、开展读书笔记交流会拓展阅读,积累了写作素材和丰富了语言基础,这是解决初中作文教学重难题的第一步,让同学们写作时不至于无所下笔,但是文章不是华丽的辞藻和句子的堆砌,而是有思考有逻辑有情感的内容,所以接下来就要解决内容质量的问题。
写作是需要不断练习的,但怎么练习也是一个问题,如果老师只是布置一个作文题目让大家完成一篇文章,那么无论布置了多少个写作作业都是不够的,因为不会写的还是不知道怎么写,只是凑够了字数,由于之前的写作基础积累,把文章的部分片段或者单个句子拿出来看是很优秀的,但是放在文章里整体来看又显得格格不入,整个文章缺乏连贯性、逻辑性,根本不能算作是一篇合格的作文,但同学们自己可能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下一次的写作还是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十分严重的,没有逻辑的文章就是一盘散沙,经不起细看,更经不起推敲。所以阅读练习贵不在量,而在于每一次练习的质,经过一次写作练习之后,同学们可以从这次的练习中学到什么,找到自己作文的问题是什么,改正的方法是什么。提升写作地质需要老师与同学的共同努力,也就是说需要老师的引导,这个引导不仅仅只是布置写作任务。
想要提升学生作文内容质量就要有一个样本,这个样本就是仿写的对象,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先找出一些优秀句子,让同学们先从仿写句子开始。比如“丰收的季节里,稻田里的水稻太美了,一阵微风拂过,金色的水稻随风摆动,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掀起的阵阵涟漪”这句,孩子们之前可能在作文中很难有这样的生动形象的描述,他们可能只是简单的对这样的景象进行描写,只是“稻田里的水稻太美了,一片金黄”,缺乏生动形象的修饰,那么可以从这样的句子让他们进行仿写,养成对语句修饰的写作习惯,当见到秋天的稻田就会想到金色海洋,见到春天的杨柳就会想到舞动的少女,见到冬天的太阳就想到害羞的少年……经过多次句子的仿写训练,积累了这样的修饰句式基础之后,就可以着手段落仿写了。
每一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句,一个段落就是通过这个主题句展开的,老师需要找出优秀的段落,先让同学们认真阅读并找出主题句,在通读段落找到主题句之后,就可以明白这个段落想要传递的内容,那么接下来就又进行到练习句子的部分,只要围绕主题句,紧扣段落思想进行拓展,就可以顺利的完成一个作文段落。多次进行这样的练习,也让学生能够明白每一个作文段落都是有特殊意义的,都是用来输出作者思想的一个路径,都承载着作者的思考,缺一不可。那么就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想出一个主题句,然后写出一个段落来拓展这个主题句。
段落之后就是对于文章的仿写了,一篇文章绝对不是几个段落的堆砌,段落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或是时间逻辑或是空间逻辑等等,那么这个时候老师们可以找出多篇优秀作文让同学们指出这篇文章的逻辑构成,在找出逻辑之后,再将段落打乱,让他们体会逻辑对于一篇作文连贯性的重要。接下来就可以布置一篇作文下去,检查大家的掌握程度。
2.3 立足现实生活,提升文章的真情实感
在学生经过积累写作基础、仿写训练之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内容上可以保证有逻辑和连贯性,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一篇好作文的灵魂就在于体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那么如果日常的写作练习中老师可以立足于现实生活,多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布置写作题目,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联系现实,作文中就会添加生活气息的氛围,提升文章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学生们还会养成观察生活点滴的习惯,将自己生活中的真实见闻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摆脱只靠空想的写作方式,文章的内容能体现作者的生活,字字句句都充斥真情实感。这样的练习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们练习将生活与想象结合写作,毕竟每个人的见闻有局限,不可能包含所有的生活情景,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发挥想象力继续创造。此外这样的方式不仅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和提高语文成绩,更是对孩子的成长受益匪浅,写作可以成为他们是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一扇窗,帮助他们传达自己在生活中点滴想法,激起写作兴趣并让他们爱上写作。
三、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先总结了我国传统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最大问题,在基于对部编本教材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理解,提出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层递式教学模式需要老师们在教学前做更多的准备,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初中作文教学是众多教学工作者、专家学者多年来一直重点关注的重难点,而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就可以将写作这个难题一层一层的分解,从积累素材到仿写再到注入真情实感,这样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方式将难题变成一个个不再让孩子们生畏的常规问题,让他们在掌握写作方法和能力的同时,发现其中乐趣,爱上写作,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最终实现新课改的意义,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黎浩平.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5).
[2] 邱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4).
[3]冯克芝.让作文教学“活”起来——以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作文教学为例[J].读与写,2019,16(33):58.
[4]万毅翔.浅谈小说中的人物刻画技巧对小学生作文创作的指导意义—— — 以路遥的《人生》为例[J].数码设计(上),2019,(9):269.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