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炎炎夏日 与书为伴
玉都镇中心小学 卢雯静
“少而读书,如日出之阳;壮而读书,如日出之光;老而读书,如炳烛之明。”读书可以成为每一个孩子积蓄成长的力量,读书可以满足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需要,可以指引我们前进的航向,也可以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重视读书的重要性。因为书籍不仅能给我们带来渊博的知识,还能带给我们快乐、宁静、收获和长远的思考。
在这个炎热又浮躁的季节里,唯有手捧一本挚爱的书才能让我的心情平静下来。平时忙于工作,很少有这样闲暇安逸的赏书时刻,静下心来陪孩子共读时,我也给自己选了一本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散文名篇《爱怕什么》,这本书被现代人称为“心理散文”。初读此书,我对散文中的内容产生了特有的触动,或许是毕淑敏字里行间的流露和我的心灵有共鸣吧,我在书中体会到了“爱”的真谛——爱是神奇的化学试剂,能让苦难变得香甜,能让一分钟永驻成永远,能让平凡的容颜貌若天仙,能让喃喃细雨压过雷鸣电闪。
书中的内容让我感触到作为一名乡村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领悟爱到底是什么?我想“爱”是教育者爱生如子的情怀,“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性,“爱”是灵魂工程师们孜孜不倦的教导之情,“爱”是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爱”是学生快乐成长的生命之泉,“爱”是孕育万物广阔无垠的草原。在这里能催发出能力、勇气、智慧、才干、友谊、关怀……所有人间的美德和属于大自然的美丽天分,“爱”都会赠予你。
让我们尽情的赋予学生更多的“爱”吧,面对鲜活而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们,让我们释怀人本的真“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见“爱”的种子生根发芽,汲取雨露长成参天大树,收获硕果累累。书中告诉我们,对孩子的爱也可分为很多种,特别是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理智去爱。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爱,你需要去量身定做。对于成绩优异又傲气的孩子,我们尽可能去严爱;对于成绩较差又自卑的孩子,我们尽可能去慈爱;对于那些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孩子,我们要尽可能引导他们去爱别人……这是我对毕淑敏著作《爱怕什么》最深刻的理解和感动的地方。
诗圣杜甫留于后人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也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经验的载体,它记载着古今中外的经典语录,它扩大我们贫瘠的视野、增长我们远大的见识、积累我们丰富的经验、提升我们崇高的素养,有着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更应该从书中汲取力量,壮大自己。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精益求精。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确,田要细耕,书要精读,唯有这样,我们方可以吃透书里的”救济粮”。
书就像无声的导师,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使我们学识渊博,使我们心胸开阔。一晃我已在教育战线上执教14年,在这些饱含着酸甜苦辣的漫长教育路上,我失去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我会将毕淑敏的名著《爱怕什么》作为人生的导航线,时刻用爱去教育和感化学生,让他们在含苞欲放的年纪,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会热爱家人、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热爱祖国。我深知教育的路还很漫长,我将用有限的生命,无限的热情教育更多的学生,迎风展翅,翱翔于更广阔的天际。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