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王村镇中塬小学 李芳芳
托尔斯泰有关习惯养成的名言“好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由此可见,好的习惯至关重要。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
学生在课前提前预习课文,通过读课文发现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做到心中有数。在预习的过程中做到以下四点:(一)自读课文两遍;(二)标出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查字典掌握读音;(三)借助字典理解词语;(四)写下预习过程中不懂的字词和句子,以及预习过程中的收获。通过预习课文,学生在上课前已经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在上课时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自己出题的习惯
新的一课学完之后,学生在掌握了知识的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做过的题目,自己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然后自己做答。题目可以从最简单的看拼音写词语、仿写句子入手,再逐步深入到比较难的题目。每单元结束以后,各小组汇总比较好的题目,班内进行交流,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有成就感。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的学习中,阅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一)养成在校内阅读的好习惯
每天在课后闲余时间,教师利用班级里的图书角组织学生每天阅读五至十分钟,担当者配备的图书角里的书有绘本、故事等,内容比较丰富,学生都很感兴趣。学生读完以后还可以和同学讨论阅读的内容,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不懂的地方,教师可以及时的讲解。
(二)养成在校外阅读的好习惯
由于学校学习时间紧张,学生在校内阅读的时间很有限。因此,校外阅读就很重要。教师要积极和家长沟通,让学生在家里阅读,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方向,积极发挥家长的作用,带动学生阅读。学生可以和家长共读一本书, 亲子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由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较多,大多数孩子都由其祖父母照顾,亲子阅读开展的范围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发挥教师的带动作用,教师每天及时的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由于农村学生自己拥有的书并不多,教师每周末可以将图书室的书借给学生带回家阅读。还可以每周召开读书分享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分享在家在读书中的收获和问题,师生一起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无论多么华丽的语言,多么深刻的道理,总是要通过书写来表现出来。所以,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能正确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干净、整洁。”可见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书写是语文学习的门面。尤其是现代的网上阅卷,整齐的字迹,干净的卷面,会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自然也会影响语文的成绩。而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学做起,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首先就得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写错别字,不写潦草字,要认真书写所有文字,养成处处用心,时时注意,字字规范的好习惯。
任何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 ,要想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得一点一滴的耐心培养。作为老师,我们要用我们的信心、耐心和决心,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让语文的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心灵体验,使学生们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对学生进行习惯引导。功到自然成,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学会了学习,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