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课赛总结】小学道法:?在讲赛中成长 在交流中提升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在讲赛中成长 在交流中提升

——泾川县2022年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小学道德与法治

决赛总结

泾川县窑店镇学区潘彦文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5月10日—5月12日,泾川县2022年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小学道德与法治组决赛在东街小学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学区、县直小学的15名教师同台竞技,一展风采。来自玉都学区卢莉霞、荔堡学区王小莲两位老师和我作为评委,全程参与了这次活动,抱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态度,我们立足课堂,感受15位参赛老师和东街小学学生的精彩合作。并于每天讲赛结束后组织召开教学研讨活动,深入细致、开诚布公地和全县本学科最优秀的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位教师课堂中的得失。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行为上的推动、精神上的鼓舞,几天下来收获颇丰。

一、基本情况

本次道德与法治组赛课活动,既是全县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次顶级展示,也是全县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改革理念的一次深刻交流。15位老师经前期各学校初赛、复赛中脱颖而出。从教师的年龄段来看,多数教师年富力强,知识储备丰富,思维活跃,教学素养高。从决赛成绩看最高91.87分,最低85.67分,平均得分88.96分,属优秀等次,合乎参赛实际情况。

本次活动中,讲赛的课程内容包括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第二课时、第三课时和第四课时。其中丰台学区尚雅琴、高平学区蒋慧婷两位老师讲赛题目是《美好生活哪里来》的第一课时《白白的大米哪里来》,让学生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体验农业生产者的辛苦,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习惯。玉都学区卢雯静、汭丰学区贾婷、王村镇学区武红粉三位老师讲赛题目是《美好生活哪里来》的第二课时《我们的衣食之源》,通过介绍农业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懂得农业是我们衣食的重要来源。城关学区张赟、第三小学雷盼花两位老师讲赛题目是《美好生活哪里来》的第三课时《这些东西哪里来》,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工业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利,感谢工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中街小学刘海燕、东街小学李海琴、党原学区王军民、太平学区康小花四位老师讲赛题目是《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第二课时《中国有了共产党》,让学生知道到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地位,激发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感。城关学区谢雪琴、窑店学区廖会会、荔堡学区吕博三位老师讲赛题目是《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第三课时《勿忘国耻》,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理性爱国,正视历史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泾明学区陶琪讲赛题目是《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第四课时《中流砥柱,走向胜利》,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做的贡献,珍惜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爱党、爱国、爱人民。总体来说,15位参赛老师都能够抱着对课堂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和落实“双减”政策,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讲赛前扎实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备习题,精心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流程。课堂上大部分老师激情四射、亲和度高、感染力强、思维敏捷、方法灵活。基本能够放手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开展合作探究,注重交流点拨,重视课堂评价,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的驾驭能力强,目标达成度较高,讲赛精彩纷呈,亮点层出不穷,“三思”课堂初见成效。

二、特色亮点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参赛教师从赛前收集资料,充实知识,调整状态到当天抽签后的熬夜备课,时间紧、要求高、资料少、环境生、学生生等诸多不利因素都无疑是对参赛教师身体、心理、意志、思维、能力、素养等全方位的挑战和考验。但令人欣慰的是每一位选手都克服了诸多困难,在充分展示了赛课水平的同时,也将个人的育人使命与育人情怀、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展现于课堂。应该说课课有特色,人人有亮点,总体概括,亮点如下:

1.教学功底——厚。

综观本组参赛的15位老师,尽管在年龄大小、教龄长短上各不相同,但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活动实施,无不体现着认真扎实。多数老师普通话标准,学科语言表述精准,讲课时富有激情,幽默风趣,较好地发挥了教学语言的艺术功能。多数老师的板书设计思路清晰,要点归纳到位,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大方。荔堡学区吕博老师、窑店学区廖会会老师、泾明学区陶琪老师专业素养高,驾驭课堂能力强,气场强大的。第三小学雷盼花老师、汭丰学区贾婷老师、东街小学李海琴老师、城关学区谢雪琴老师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钻研能力强,对文本解读到位,教材资源挖掘充分。王村学区武红粉老师、高平学区蒋慧婷老师、玉都学区卢雯静老师教学过程流畅,导学有法、推进有力。丰台学区尚雅琴、太平学区康小花老师、城关学区张赟老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效果良好。中街小学刘海燕老师、党原学区王军民老师经验丰富,教法独特,学生课堂生成精彩。。

2.教学理念——新。

从教案案例的设计与呈现,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实施,课堂结构的建构与执行,教学流程的把握与优化等方面看,绝大多数老师都能够准确把握“三思”课堂思想,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的思考,有思维的碰撞,有思想的交流。教学中突出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落实,有意识地注重目标设计、学生活动设计,采用情景创设、案例分析、活动体验、观点归纳、收获盘点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身处课堂,体验生活、感悟课堂,了解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让我们明显地感受到课改以来倡导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线索,活动为主线,探究为主攻”的教学思想已深入人心,老师正在课改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3.教学设计——巧。

课堂教学设计集中体现教师的基本教育教学素养,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反映和个性的呈现。本次参加讲赛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亮点频频,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第三小学雷盼花老师教学设计巧,教学过程她以活动的形式予以呈现,利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入手,创设情景,在了解工业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她创设了观看《冰墩墩和雪容融》、《口罩》的制作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同时教学设计她采用“单元主题教育”模式,不仅备写了课时教案,同时还备写了单元教案,平凉好课堂在本节课的到很好的体现。东街小学李海琴老师对教学流程设计巧,她在《中国有了共产党》这一课中,通过合唱红色经典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导入新课,让学生融入到强烈地学习的氛围之中,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随后她创设了“创建革命军队”“胜利会师”两个交流话题,知识脉络清析,条理分明,层次感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主任伟大过人之处和带兵打仗智慧之处,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升华。城关学区谢雪琴老师对基本知识整合的巧,整堂课她以参观场馆为线索,通过对“勿忘国耻馆”、“众志成城”两个场馆的学习参观,整合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巧设问题,由浅入深地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加之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集中展示教学重点,引发了学生深入思考,课堂中学生生成好。汭丰学区贾婷老师对教学资源选取的巧,更可谓是用心良苦,用情之深,在导入环节,她用谈话法和学生交流昨天的晚饭食谱,并在课堂中所举事例与学生实际、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比如汭丰镇的甜瓜、党原镇的鸡蛋等乡镇特色农业,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课堂中她语言幽默风趣,课堂氛围民主宽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4.教学内容——实。

较之以往的课赛活动,本届赛课老师在内容设计上更突出了“实”。许多课堂对教材资源挖掘充分、文本资源解读到位,以问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许多课堂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的实效性强,教师对教学内容归纳总结精炼,课堂评价方式多样,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科思维的渗透。使三维教学目标不再是空洞的文字,而成为可操可控,学生能够接受,教师能够驾驭的鲜明准绳,从而依托教材知识,涵养学生品格。丰台学区尚雅琴老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将教室的过道当作稻田,学习文具作为秧苗,体验插秧的过程。接着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交流的感受与体会,学生纷纷表示农民插秧的艰辛,大米的来之不易。在这个过程中,突破了重难点,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

5.感情投入——真。

一堂真正的好课应该是真知识与真情感的深度融合,再完善的教学设计,如果教者没有激情,缺乏活力,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都将注定不会有预期的结果,也不会有生命课堂的延续。本次赛课,老师们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仪表端庄,笑容温暖,富有亲和力的表现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富有激情的课堂教学组织激发了学生的活力和求知欲望;言传身教的示范引领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传递了正能量。如荔堡学区吕博老师虽然教龄短,但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思维敏捷,教学语言精练,感染力强,学生在聆听老师讲解《南京大屠杀》的过程中,目光中饱含愤怒,时不时地陷入沉思。城关学区谢雪琴老师在导入环节,清唱了歌曲《松花江上》,感情投入到位,唱出民众悲愤情怀,一下子把学生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家河破裂,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蹑下,过着民不聊生的生活,为新课的讲授做了很好地铺垫。

6.调动学生——活。

本次讲赛活动虽然老师是借班上课,却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学教融合。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调动学生方面想了办法,下了功夫。

(1)通过设计独特的导入方式来调动学生。老师们或通过视频片段从生活问题启示入手,或引用经典图片直观演示导入,或通过讲故事明事理引入,或是利用猜谜语凸显教学内容,或娓娓道来,在与学生一问一答的对话中悄然进入主题……总体来说,大多数的课堂导入巧妙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课堂。所有参赛教师都采用了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来调动课堂,这些直观展示,远比教师单纯口述或学生单纯的阅读效果要显著得多。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课堂实效。如中街小学刘海燕老师、高平学区蒋慧婷老师在练习环节,制作了练习闯关游戏小程序,抓住了儿童认知特点,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东街小学李海琴老师、城关学区谢雪琴老师,视频资源应用恰如其分,通过充分利用真实场景还原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历史时间的发生背景。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互助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不同的学习方式调动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运用得当,组织有序,激励到位,学生学习的热情持续增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积极。

(4)采取多元课堂评价来调动学生。所有参赛教师均通过欣赏期待的表情,肯定鼓励的眼神,和蔼可亲的笑容,真诚细致的倾听,恰当得体的肢体语言,富有耐心的启发,循循善诱的引导,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中肯及时的评价。城关学区张赟老师对学生通过发放冰墩墩奖励卡片,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它的正面为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图片,背面为中国工业的发展史,不仅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还扩展了学习的宽度。高平学区蒋慧婷老师、汭丰学区贾婷老师,利用奖励贴和网络化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增进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7.白板、黑板结合–好。

大部分老师的课件制作精美,歌曲、图片、视频、文本等素材嵌入得当,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自然地进入到情境,通过联想生成知识,加深体验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用性强,起到了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在用好白板的同时,所有的老师都充分发挥了黑板的优势,通过黑板呈现知识体系,梳理知识脉络,较好地实现了现代教学设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党原学区的王军民老师、王村学区武红粉老师板书工整,逻辑性强,起到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存在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无完课。正如启动会上县教研室副主任毛拴勤所述,教学既然是一门艺术,必然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因此,我们是怀着更多的期待,带着更高的标准走近课堂,观察学习。几天下来,我们在看到诸多教师独特的教学艺术和精湛的教学技能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的美中不足,借此机会,作为思考的话题提出来,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1.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确立及整体教学设计不科学、欠合理、不规范、欠具体的问题。

本次讲赛活动新增了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评委组在认真审读了参赛的15份教学设计后发现,部分教学设计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大多是教案环节不全,无课标要求。个别教案课标要求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并未依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和开展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泛而空,语言表述欠准确,大多数都采用了“了解”“理解”“掌握”“培养”等“专家”语言,“知道”“认知”“会”“体会”“感悟”“感受”等行为动词,使用很少。同时部分教案将教学目标中三维目标割裂表述,甚至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移至教学重难点部分。

(3)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准,设定随意,在同一节课中,不同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尺度把握不尽相同

(4)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界定不清,混为一谈。

(5)教学过程逻辑关系不严密,思维混乱。

(6)现代教学技术取代传统教学模式,课件内容多、容量大,占据着课堂的主体。

(7)教案设计未严格校对,出现明显错别字,尤其是道德与法治的“治”,个别教师的教案、课件中写成“制”。

究其原因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理解不透彻,甚至撇开课标备课,对教材的研读、挖掘不到位,课时目标定位不准,重难点把控欠得当,导致出现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理解接受难度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佳。

2.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贯彻不到位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过程。本次讲赛课的参赛教师几乎都是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把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视频、聆听歌曲,进行归纳整理,完成观点、结论的总结。但是对于学生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教师并未循循善诱,进行启发式引导,而是侃侃而谈,忽略了教学的主体,通过课件将答案或者结论直接出示给学生,课堂气氛显得相当沉闷。

3.课堂教学中,教学情景创设的问题。

教学中创设的情景即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可以感受到美。它架起了一座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桥梁。但是在教学中部分老师创设的情景偏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的情景“高大上”,追求了新颖,忽视了运用,导致激发不起学生探求的欲望,教学重难点不能很好的突破。

4.合作学习实效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不高,合作学习形式化。

主要表现在(1)小组合作上只是“合坐”,组内无分工,即使有分组,教师也没有指导和参与。(2)合作学习的问题没有精心设计,大多就是照搬课本里的“议一议”,缺乏一定的思维含量,流于形式。(3)忽视学生主动性,没有机智的由浅入深去引导学生,而是一个人唱独角戏。对于预设的问题不仅不提问还自问自答,整个讨论探究只是个形式。(4)对学生展示的结果、结论没有达成共识,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5)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开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常常是匆忙收场,学生活动不充分,实效性不高;(6)学习任务指令不明确,学生不知道干什么。

5.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把握不够严谨。

部分老师的语言表达虽然比较流畅,普通话也比较标准,但在教学中表现为语言感染力和张力不够,语言生硬,口头禅、网络化语言频繁;评价方法形式单一,激励化语言匮乏;有些板书缺少设计,随意性太大,甚至部分板书无课题;有些老师问题设计有效性差,学生的基本能力得不到提升;有些教学过程设计欠科学,逻辑性不强;有些素材应用不合理,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6.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一些需要教师表述的内容都呈显在课件上。

在现今多媒体泛滥的情况下,部分教师将教学内容全部搬上课件,课堂中一页页放电影式的播放,学生只是看热闹式的观看,幻灯片“操控”教学过程,并未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完美结合在一起,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四、几点建议

1.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思想,更新育人理念。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传递价值导向的重要课程,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在“双减”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老师只有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不断革新教学思维,更新育人理念,才能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必须了解新的课程标准“新”在哪里?在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要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立志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基于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办法或第一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这是备好一节课的中心任务,是上好一节的前提。我们除了确立针对教者而言的“教学目标”,还必须确立课堂上面对学生而呈现的学习目标,且让它发挥作用。在课前要认真思考四个问题:第一,这节课学生学什么?(目标问题)第二,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学?(效率问题)第三,你打算让学生怎样学?(方法问题)第四,会有多少学生达成学习?(效果问题)因为我们的教学效果最终要靠学生学到了什么,形成了哪些能力,是否会学习了来检验,只有做到了这样,我们的新课改才能真正的从“试水区”走向“深水区”。

3.基于课程课标,研究教材内容。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众多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是试教的依据。因此,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做到“三看三反思”:一看教材,反思编者意图,准确领会教材实质,做好知识定位。二看课标,反思本节课应该达成的目标。三看学情,反思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好的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思考性和现实性。有效的问题情境离不开真实,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想象引出问题,从教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中引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矛盾中引出问题等。

5.重视合作探究,激发学习潜能。

合作探究是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合作探究要在重点教学内容上展开,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看有没有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能不能解决。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具有开放性,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与空间有效展开,必须合理分组、学习任务指向明确,教师有序组织。具体来说,要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要采用灵活的探究形式;要参与学生的问题探究;要促进学生交流互动;要欣赏学生的探究活动。

6.追求课堂本真,追求教学素养。

本真课堂是指在积极倡导传授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科素养,走进学生心灵,启迪天性,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课堂莫太“做作”。不要把课堂导入看的太重,课本内容揉的太碎,教学节奏掐的太紧,表演欲望想的太多。警惕信息技术泛滥,转移学生关注点,破坏课堂学科味,影响思考主体性。让学生敢说话,说真话。课堂“力戒”作秀。戒“秀”课堂气氛,戒“秀”教学模式,“秀”学生活动,“秀”多媒体课件。有效课堂并不只是一种理念,不只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追求。教学中,我们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生活体验,多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情境,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激情得到释放,身心得到发展,最终达到乐学、会学、学会。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总之,这次课堂讲赛活动对我们参赛教师和评委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留给我们反思的东西却很多。教学是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射线,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行,让课堂焕发新的光彩和魅力,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赛总结】小学道法:?在讲赛中成长 在交流中提升-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课赛总结】小学道法:?在讲赛中成长 在交流中提升-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课赛总结】小学道法:?在讲赛中成长 在交流中提升-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微信平台:jcjy1662  

【课赛总结】小学道法:?在讲赛中成长 在交流中提升-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课赛总结】小学道法:?在讲赛中成长 在交流中提升-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创造好教研【课赛总结】小学道法:?在讲赛中成长 在交流中提升-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课赛总结】小学道法:?在讲赛中成长 在交流中提升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