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浅谈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的意义
第三幼儿园 景丽
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简称《指南》)强调:开展劳动教育,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机会。当下,必须把劳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幼儿期是孩子劳动意识、能力、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不遗余力的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幼儿的游戏活动、种植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无不渗透着劳动教育的意蕴。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普遍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幼儿阶段的劳动教育呈现出时代特征:80、90后家长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照顾,劳动实践比之前少。成为家长后,劳动教育意识淡薄,对劳动教育价值、意义认识不够,尽管幼儿园立足实际,力求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但往往由于多种原因,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效果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幼儿劳动积极性不足、家长溺爱放纵等现象,阻碍了劳动教育的科学、有效实施。
㈠家长溺爱包办,顾虑较多
面对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的现实,部分幼儿在家里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长辈对孩子细致入微的照顾,不忍心让孩子干一点活,更以孩子年龄小、劳动不安全等为借口,许多事情都包办代替,玩具玩好爷爷奶奶收,吃水果爷爷奶奶来剥,孩子失去了很多劳动的机会,没有劳动的体验,久而久之,往往难以发挥劳动教育的积极作用,更不利于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和提升。
㈡教师害怕放手,观念到行动有“落差”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理念上都知道要给幼儿创造机会,让孩子亲自动手,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在真正实施过程,实践往往会将理论抛开。笔者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某个班级孩子在擦户外滑滑梯,当孩子擦到高处、擦到特别脏的地方,教师示意孩子去擦矮的地方、不那么脏的地方。分析这样的教育场景可见,教师一方面因顾虑幼儿的安全卫生问题,“因咽废食”。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思考幼儿在“高处”“脏处”打扫的价值,从而在指导的过程中简单粗暴,剥夺了孩子体验解决问题,培养责任心,提升劳动价值的机会。
㈢幼儿能力欠缺,成就感不足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能力不足,自制力欠缺,对劳动任务理解不透彻,加上家长的诸多影响、干预,导致幼儿在劳动任务面前存在主动性不足,缺乏劳动热情的情况,在接受劳动小任务时,幼儿表现出逃避、不乐意、敷衍、马虎的现象,有的甚至置之不理。长此以往,孩子缺乏对劳动的经验,无法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从而不利于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幼儿园劳动教育不仅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更带动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养成劳动教育的新热潮。在历史的长河中,不难发现人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很多都是从劳动中发展和提升的,对幼儿来说,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更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㈠从生理角度而言
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促进身体四肢、手部精细动作、大肌肉、手眼协调等的运动,增强体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基础而重要的作用。同时,劳动是创造性的活动,幼儿在劳动过程中不断观察、不断挑战,在分析思考和动手处理劳动中逐渐丰富劳动经验,在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感受劳动后的美好,激发劳动创造美的动力,劳动教育千丝万缕,能为其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㈡从心理角度而言
幼儿经常参与劳动,能学会很多独立技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劳动过程中能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升自信心;在劳动中遇到问题能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在解决问题中要和小伙伴一起探讨、商量,劳动也能提高沟通、合作、交往的能力,养成爱劳动、勤劳动的优秀品质。劳动是辛苦且需要坚持的过程,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幼儿只有参与了劳动,才能够切身体验到“随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与艰辛,磨练幼儿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品质,促使其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将劳动看作是有益的过程,避免存在消极懈怠和抵触的心理。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幼儿园采取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促使幼儿提高各方面能力,笔者结合日常的劳动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教学策略:
㈠注重情感引导,加强榜样示范
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榜样的力量是建立劳动意识的关键。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和幼儿“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在教室里,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艺术学习角,一起整理班级物资,一起布置主题墙,带领幼儿参与劳动,体验劳动,教师、同伴的“榜样示范”,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师幼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要“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我们在日常随机教育中组织幼儿谈话,观看不同职业劳动者的工作内容,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特点、并邀请这些劳动者来园和幼儿进行交流,激发他们对不同职业劳动者的热爱,并在生活和游戏中模仿和实践劳动体验。
㈡开展劳动实践,创造劳动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教育是实践的积累和引导。我们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深入开展劳动实践,提供多样、丰富的劳动机会,帮助幼儿获得劳动的体验和成就感。如户外锻炼时师幼一起准备活动前的游戏材料;喝水时值日生自主分发口杯;入、离园时自己穿脱、叠放衣服;自然角盆景浇水,种植园地翻土、播种等等,教师善于抓住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价值有效,提供机会,引导孩子进行劳动实践。同时,我们还结合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在中班《快乐摘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幼儿挖芹菜、采草莓、种白菜,喂小动物等,收获了劳动的果实,内心的成就感爆棚,纷纷表示今后还要多参加类似的劳动活动。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妈妈做家务”活动,幼儿园里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活动:比一比擦桌子、擦椅子,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节”的真正意义,培养幼儿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尊重和感谢劳动者的社会情感。在组织各类游戏及区域活动时,随着情节推进将劳动意识渗透其中,如生活区创设洗衣服、晒衣服、叠衣服、剥豆子等游戏,让幼儿模拟劳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劳动是幼儿喜爱并乐意接受和承担。
㈢深化家园合作,劳动教育一以贯之
家园合作是提高幼儿劳动积极性,培养劳动能力的关键,幼儿劳动教育不仅依靠教师,家庭的教育力量也不容忽视。为更好的促进幼儿劳动教育,从家长入手,改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约谈、网站宣传等方式,向家长进行宣传和引导,让家长知道培养幼儿参与劳动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反思自己在进行劳动教育时的错误做法,多给幼儿创造劳动机会,让幼儿摆摆碗筷、扔垃圾、晒鞋子、洗袜子等,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每次幼儿参与劳动后,家长多给孩子表扬和鼓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幼儿对司空见惯的劳动充满无穷乐趣和创造欲望,培养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持之以恒的培养劳动习惯。
陶行知说“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不是劳动的生活,不是劳动的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始终,在幼儿幼小心灵中播下劳动的种子,从而成为爱学习、爱生活、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