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王村镇中塬村幼儿园 杨文娟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进行的。要珍视游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由此可见生活是孩子学习的内容,游戏是孩子学习的手段和途径。那么幼儿园的孩子主要的任务就是要玩。
1.幼儿园要玩什么呢?
孩子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进行的”。孩子在玩时,首选的是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所以在材料投放中要有针对性,能满足孩子不同的需求。作为老师就是要挖掘生活中的材料,多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关注他们的生活内容。如了解孩子们在家会玩什么或这段时间的兴趣点是什么?
在活动中,可以让孩子带自己喜欢的玩具、卡牌等。这样我们才能接近孩子,才能让孩子对我们提供的材料喜欢,也才能让他们玩的开心。
2.怎么玩才有意义?
在孩子们“玩”的活动中,应坚持“自主性与指导性”相结合,“教学环境的准备与活动目的”相结合的原则。陶行知先生提倡的五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真正把主权交给孩子。孩子们在自主性操作和探究活动中,教师还应该 细致的观察孩子,正视孩子的差异,并适时介入。热情、耐心的引导孩子活动。充分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孩子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
在一次大班数学活动中,孩子们在“超市”自由购物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可在付款时,有一个孩子面带愁容找到老师说”我不能买东西了,收银员说我钱不够”,原来孩子在计算方面有些困难,不能正确的计算自己买东西要多少钱。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快乐的完成了他的购物游戏。看着孩子开心的笑容,我真的很幸福。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有他们的思维模式,我们成人可以预设一些,但要真正进入孩子的认知世界,还真需要孩子提供来至于他们自身的信息,这一信息会在孩子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一一传递,老师要用心去收集,然后指导孩子,这样”学”和”教”才能完美结合。
教学环境的准备与活动目的”相结合是指幼儿的活动准备,应有一定活动的目的性,比如中班的数学活动《分类》,老师投放的材料有学习用品、玩具、水果三大类;学习用品有水彩笔和铅笔、玩具有汽车和布娃娃、水果有苹果和梨;苹果有红苹果、绿苹果;老师要让孩子们在把这些杂乱的商品进行摆放的过程中去体验学习分类的方法及意义,商品看似杂乱,材料实质本身具有-定的指向性,材料会引导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体验学习分类,获得-些分类的方法和经验。
总之。在这么多年的幼儿园活动中,所谓的“玩”就是让孩子和材料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获得生活经验,积累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