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浅谈幼儿体育游戏的几点策略
太平镇中心幼儿园 魏润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龄前是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的体育活动,能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设计体育游戏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呢?以下策略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策略一: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幼儿天生爱运动,体育游戏中带给幼儿的体验、想象空间、挑战难度、师幼互动等,都影响着幼儿参与的兴趣。那么应该如何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呢?
1.选择幼儿喜爱的角色,创设情境
体育游戏中的角色可以是小朋友自己,也可以是各种小动物、动画人物以及生活中的物体等。游戏中可以只设计一个角色,也可以设计多个角色。
2.设计游戏的层次性,增加挑战
游戏的规则设置需要满足最近发展区理论,体现层次感,给予幼儿适当的挑战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中班游戏“老鹰抓小鸡”中,可以有目的地根据幼儿的能力逐步提高难度,设计三个层次:
第一阶段,只是让“老鹰”追逐四散跑开的“小鸡”,重点练习幼儿跑的能力;
第二阶段,规定一旦“小鸡”蹲下,“老鹰”就不能再抓他了。“小鸡”在跑的同时学会蹲下保护自己,发展了幼儿躲闪及快速下蹲的能力;
第三阶段,由两名幼儿扮演“老鹰”,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3.灵活多变,创新玩法,推陈出新
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需要掌握幼儿的运动发展水平,对体育游戏构成的基本要素进行科学、适当的调整,使游戏更适宜、更有趣。
策略二: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
幼儿体育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练习基本动作,全面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因此在设计游戏内容时,教师应明确各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目标,遵循幼儿身体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动作发展还不完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运动能力相对会比较差,可以进行简单的钻、爬、跳等运动;中、大班幼儿动作发展比较完善,体力明显增强,不仅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单足站立,会抛接球,能骑小车等,因此,体育活动可以更加丰富。
策略三:锻炼与教育并行
幼儿在体育游戏中不仅要巩固基本动作,提升身体素质,也应习得更多的认知、思维和社会性的能力,培养独立性、自觉性、创造性和进取心。所以,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应基于幼儿的经验,取材于幼儿的生活,将运动目标、情感目标和社会性目标相结合,让其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乐观向上的自信心,增强团队意识。
策略四:关注游戏动作和活动量
高质量的体育游戏,离不开基本动作和活动量两大因素。
1.基本动作
每个体育游戏中必备1-2个基本动作的练习,也可将不同形式的基本动作进行融合,注意动作之间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活动量
活动量反映了运动过程中身体生理机能的变化状况,影响活动量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运动的次数、运动的时间、运动的强度、运动的密度等。
策略五:安全防范不容忽视
幼儿需要运动,幼儿喜欢运动,但是运动中也潜伏着一定的危险。由于幼儿年龄小,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较差,缺乏对危险事物的认知判断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幼儿运动中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以下几点尤其要注意:
1.活动的范围要适当,不能太大、太分散,也不能太集中。
2.在内容的安排上,不要出现跑步后立即做爬或者平衡的动作,注意动静结合。
3.设计好往返的路线,投放的材料不能太拥挤,避免造成碰撞。
4.根据游戏内容选择不同地面,如骑小车宜选硬质地,跳跃和翻滚等动作要选比较松软的橡胶地或者草坪。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