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读写绘”课程提升小学低段口语交际能力的思考
窑店镇中心小学 雷玲丽
小学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语文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语言文字运用”,强调了基础语言和文字的重要性。为达成这样的目标,阅读不失为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似乎有一定难度。文章的文体、题材、以及汉字的难易都会影响到阅读的效果。“读写绘”作为当下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应运而生,它将阅读、绘画、思维与语言表达教学整合在一起,形成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读写绘”以大量的“读”为基础,以“写绘”为辅助方式,让阅读过程更加完整。
就一学期“读写绘”课程的实施,我认为,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认识“读写绘”。
“读写绘”是一门新课程,首先要做的也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读写绘”,激发其阅读兴趣。在“读写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对“读”的内容形式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认识的文字比较少,并且文字理解能力还没有很成熟,因此很难独自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
根据这一状况,我们可以经常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为学生们讲述故事。例如用幻灯片制作某一故事的大体流程,在播放幻灯片的同时老师进行故事的讲述,激发兴趣后培养学生“写绘”的意识,让其了解“写绘”的内容形式。在这样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认识“读写绘”,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为其以后独立完成“读写绘”打下基础。
2.通过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图画。
小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手、脑、口三者结合,我将这一理念贯彻到了“读写绘”的课堂中。在学生对读写有了一定的认知以后,逐渐培养其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样能够更好地将手、脑、口三者结合到一起。根据学生读的故事内容,进行图画创作;之后根据图画内容重新讲述这个故事。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读写绘”的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作品展示开拓学生“读写绘”的眼界。
在绘制图画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局限在自己的思维模式里。想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就必须让他们多去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但是单单凭借网络搜集的插图作品会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产生被动的心理,不去动脑思考而是照搬网络插图。根据这一状况我们会将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定期展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自主创新的意识,而且还能拓宽其他学生的眼界。
在“读写绘”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1.学生的作品画面不一定要求高标准,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即可。也就是“读写绘”课程的评价不能以学生画的像不像,好不好为评价依据,毕竟这是语言教学而非艺术教学,只要引导孩子将自己的写绘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述出来即可。
2.在写绘环节中,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原则,句子描述清楚即可。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欣赏孩子的作品,去倾听孩子的讲述,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不要随意打断孩子,更不要觉得他的表述词不达意,天马行空而去浇灭他表达欲望的火苗。
3.在孩子乐学善说的基础上,教给孩子观察图画的方法。如:按顺序观察,引导孩子运用表示顺序的词或关联词,使句子逻辑更清晰,表述更准确。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写绘”是用文字和图画展现故事的面貌,无形中锻炼的是孩子的表达能力。低年级孩子在“写”的过程中练习说完整的一段话、讲完整的一段故事,用琐碎的几句话,拼接成他们对这个世界的部分感知。“写绘”恰好将故事与孩子们的兴趣相连接,用彩色的画笔,将自己脑海中丰富的想象与理解铺在纸上,为幼小的生命涂上美丽的色彩。
儿童“读写绘”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给孩子提供“读写绘”的机会,不仅能丰富了孩子语言表达的方式,提升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也能为他们在小学高年段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教学研究】孙晓丽:新课标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教学研究】郭艳琴:浅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有效策略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