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参加“名师优课”2022年迎新春网络公益培训有感
泾川县第三小学 王改凤
01
精彩课堂,魅力无限
第一天,我听了2节观摩课。薛法根老师的《手指》,是一堂朴素、轻松、扎实的语文课,指向为言语智能而教。整节课规范而不缺幽默,朴实又彰显精心。薛老师用四次巧妙的比一比,来展示这节课,比美丑、比作用、比性格、比写法。在每一次的比较中,让学生先画出相关语句,再圈出关键词,用这样的方法,给五根手指排排队,然后引导学生概括五根手指各自的特点,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循循善诱之下,学生自己总结出了课文的写法,还悟出了课文所讲的道理:五根手指只要团结一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这个道理,不仅在家里适用,在班里、在国家乃至整个社会都适用。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以致用,用课文中学到的夸张、拟人、举例等写法,选取自己五官中的一个部位进行仿写,学生写得既生动又幽默。这节课,薛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充分的说与写,发展了学生的言语智能。他的《父爱之舟》更是抓住文本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解读,结尾创设情境,用文中学到的把“情感”藏起来的方法,扩展写父亲为我买枇杷吃的场景。整节课,扎实、高效,指向学生的思维和言语智能训练。
第二天,王崧舟老师的两节观摩课更是一场大型的视听盛宴,让听者流连忘返,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西游记>还可以这样读》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王老师借用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孙悟空的成长历程,他抓住孙悟空在三个阶段(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六个名号,结合影视片段和原著精彩段落,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和追问中,学生清晰地看到了孙悟空的成长过程,这就是英雄的成长历程。这堂课角度新颖、立意高远、视野广阔。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课堂,他的思想将会得到洗礼,重新上升一个高度,这就是学生的成长,也是王老师课堂的魅力。他的课可望而不可及,可观而不可复制。但它却给我们老师投来了一束光,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原来一个文本可以这样去解读,原来语文课堂可以这样诗意化,原来教师可以这样去引导,去追问。这束光,将照亮我们的课改之路,让我们走的更远。王老师的《花开自在》是一篇习作课,这堂课让我们真正领略了什么是“诗意”作文。课堂上,王老师则以静待花开的姿态,呵护着每一朵“花”,孩子们或自信开朗或平淡无奇或多愁善感,但他们都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一一绽放,朵朵绚烂,开出了自己的姿态、自己的性格。静待花开,花开自在,自在满足!听完王老师的课,我醉心于三月拾花酿春,六月流萤染夏,十月稻陌拾秋,腊月丛中吻雪的诗情画意中!借着巨人的肩膀,我们的确可以看得更高,看得更远!
02
专题讲座,余音绕梁
除了精彩纷呈、诗情画意的课堂,还有理论性特别强的专题讲座。薛法根老师的《为言语智能而教》,从组块教学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思、实践要义、课堂范式、操作策略和工具开发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不仅实用而且便于操作。尤其是设计板块活动这个方面,他举的《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和《芦花鞋》这几个例子,可谓满满的“干货”。他强调的组块教学,其实是将零散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序的实践板块,这样可以减少学生记忆的数量,增加单位的容量,提高学生记忆的质量,从而促进了学生言语智能的充分发展。他的讲座《文本解读的六种方法》,从提领法、还原法、原型法、见人法、降维法和要素法等六个方面,教会我们如何解读文本,并用经典课例,说明解读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王崧舟老师的讲座《快乐读书吧与整本书导读》对我来说收获很大,因为我今年的课题研究也是整本书阅读。王老师的这堂讲座,给了我很大的理论指导:他认为《快乐读书吧》的导读主题、导读文体、导读书目和导读策略,应该对应整本书导读的方向、题材意识、推荐范围和语文要素。他还从整本书导读单的设计和使用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说,并举了许多经典的案例,借鉴性很强。《作文教学三问》这个专题讲座,尽管简短,却字字珠玑,句句经典,问问扣心,意义深长。每一问如重锤敲打在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坎上。一问:“写不出真是因为孩子没有生活吗?”其实不是儿童没有生活,而是生活没有被充分的觉知到,生活的源头在儿童的觉知里,教师打开儿童觉知的方法,一是聚焦,二是定向。只要教师努力打开儿童的觉知,就可以让学生写出具有真实生活的文章。王老师的《花开自在》第一板块“花开有因”就通过恰如其分的音乐和教师的不断巧妙的追问,打开了孩子对自己平时见过的花的觉知。二问:“一定要写有意义的生活吗?”王老师告诉我们,作文的意义就是让学生写出真性情,写出真感觉。生活中的小事很多,有些我们看似平淡无奇,但只要学生认为对自己有意义,就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不就是抓住父亲为他买橘子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对父爱的真感情吗?我们可能觉得自己的父母经常为自己买水果,剥水果皮,那不是很常见吗,有什么可写的,但朱自清先生就被那个背影打动了,所以他认为那就是有意义的画面,因而,写出了这么感人的作品。三问:“为什么发现不了有意义的生活?”王老师说:“重要的不是风景,而是发现风景的角度”。他认为,儿童作文,应以审美的态度当是可取的。比如,学生写晨诵课,有的学生被晨诵课郎朗的读书声吸引,有的学生则被晨诵课的精彩内容陶醉,有的学生则重点观察了晨诵课上每个孩子的表情。这就是发现的角度不同,写出的文章自然就不同,但只要孩子们能把自己发现的详细的刻画出来,就是美的作文。
这次培训,在两位名师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下,我对课堂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也有了明确的目标。今后,我会跟随大师的脚步,努力从理论修养和课堂教学方面提升自己,让自己快速的成长。就像魏智渊老师说的,不要自甘平庸,要努力让自己绽放的更精彩,步履不停,砥砺前行。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