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坚持探索实践 强化思想教育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泾川县荔堡中学副校长 甘书宏 刘福成
泾川县荔堡中学是一所规模相对较大的农村初级中学近年来随着学校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趋向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严重缺失,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集体和他人;只讲自由,不守法纪;不追求理想,只贪图享受,胸无大志、见利忘义、甚至损人利己。厌学、辍学、离家出走、早恋等现象也时有有发生。独生子女溺爱现象、留守儿童及单亲家庭家庭教育缺失。一些老师和家长只片面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思想德育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探索新路子、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个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我校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对转变校风、学风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滞后的局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坚持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切实改变重教学、轻教育,只教书不育人的片面的教育观念,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和制度基础。
我校原为一所农村完全中学,2013年改制为农村独立初中,由于受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我校在改制之后,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的管理机制和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得到调整和转变,从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普遍存在重教学、轻教育,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教育和教学相互制约,陷入了恶性循环,对初中教育教学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学校校风、学风和教育教学质量严重滞后。2016年以来,经过认真的反思总结,我们把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把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作为优化校风、教风、学风,推动学校质量提升的切入点和增长点。首先,结合县局安排的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大学习、大讨论,把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和我校教育教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作为学习讨论的焦点,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处理教书育人的关系,克服急功近利,短期片面的教学行为,全面履行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经过学习教育,广大教师真正认识到了加强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为强化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奠定了基础。其次,完善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制度,近几年来,我们不断修订和完善党、团工作制度,班会、年级组集会制度,重大节日升旗演讲制度,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管理制度,家庭教育工作制度,留守儿童关怀教育制度,班主任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定期交流研讨制度,班级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考核评价制度,班风、学风定期督导考核制度,为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再次,把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纳入到教育教学常规考核之中,通过三级值周(学生干部值周、年级组值周、学校领导值周)考核、检查、通报、整改使其经常化,具体化。
二、加强班主任、团队指导教师、学科教师、学生干部和家长等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队伍建设,为强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首先,班主任和团队指导教师是承担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一方面注重对德育工作团队的优化组合,把师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不断充实到的育工作团队当中。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对德育教育工作团队的管理和培训,切实提高他们从事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发挥学科教师在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中的职能和作用,强化学科教学中的文化育人功能,特别是人文学科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并要求学科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关注问题学生、学困生等弱势群体在情感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在思想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和交流,在注重学科教学的同时耐心细致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再次面对农村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缺失5+2=0的制约因素明显学校不断探索和强化家庭教育注重加强对家长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家庭教育培训,切实改变家庭教育缺失的被动局面。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全面加强学校的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
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和载体,拓展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渠道和形式,切实提高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只有内容和形式达到有机的统一才会发挥强有力的育人功能,为此,我们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和学校思想教育的客观现实,重点做细做实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坚持管理育人的方式,和精、细、实的工作要求,通过“三会一讲”(班会、级组集会,教职工例会和国旗下演讲)和“三考核”(学生会考核,值周教师考核和值周领导考核)把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抓住关键时机,利用重大纪念日,以专题教育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前途教育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
第三坚持有计划的开展阶段性的法纪安全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
第四、通过读书节,诵经典活动对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
第五、根据不同年纪学生的发展特点开展有针对性、重点性的思想和德育教育,七年级重点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八年级重点针对其分化年级的特点重点开展法纪安全教育,九年级针对毕业升学重点开展理想前途教育。
四、加强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文化育人、艺术育人的办学理念,为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开辟新的途径和空间。
我校着眼于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有目的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坚持思想性、文化性、教育性统一的原则精心设计和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先后更新了校园文化板报、标语、橱窗,班级文化挂图、园地,宿舍文化一角,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和教育氛围,让校园处处有文化,时时能育人。
其次,结合县局安排的重点工作,开展读书阅览和经典诵读活动,强化读书育人、经典育人活动,组织开展读书节,经典诵读比赛,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成果交流等活动。
再次,大力发展学生社团活动,组织成立了八个文化、体育、艺术社团,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安排老师有计划的开展社团活动,定期组织举办全校性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从而有效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五、探索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途径,补足家庭教育缺失的短板,教育的合力。
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缺失,隔代抚养,放任溺爱,问题家庭导致的问题学生,这些来此于家庭的问题给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不断探索加强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弥补家庭教育不足对学生成长带来的问题,这是我们广大农村学校必须探索解决的一大现实课题,近几年我校在这方面做一定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1、把强化和落实家校联系作为做实家庭教育的突破口。结合精准扶贫“大劝学、大走访”活动,动员全体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上户走访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家庭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和家长就家庭教育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培训,对留守儿童,特殊困难家庭,单亲离异家庭和教育失常的问题学生进行摸底登记,学校组织安排相关老师,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教育措施,坚持经常性的做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送教到家,送教到人。真正做细、做实家庭教育,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
2、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机构和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推动家庭教育持续全面开展。持续加强家庭教育将是农村中小学长期面临的任务。为了防止家庭教育一阵风,形式化,学校及时成立家庭教育相关机构,建立相关制度,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督导考核,总结评价,并纳入班级考核和教师年度考核。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会议有针对性的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保障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校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我们各级各类教育面临的新的教育课题,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认证思考,持续研究,不断探索方能取得成效。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