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学案例】杨海霞:青春美绽放,奏响校园帆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青春美绽放,奏响校园帆


—美育综合实践案例

王村镇中心小学    杨海霞


一、引言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是久别重逢之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是典雅含蓄之美;“生命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求真理之美。而我们要能体会这种美,就要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这就需要美的教育。换句话说,美育它能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经历了美的教育,我们就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亮,冬天的雪,自然万物,无一不美。东晋的谢安一日在雪际举行家庭聚会,便问子侄:“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哥哥的女儿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女子就是后来著名的女诗人谢道韫。试想,由漫天白雪而想到春日飞絮,若非经历了美育的熏陶,又怎会如此诗意盎然呢。因而,我们需要美育,美育可以让我们在未来庸俗的生活中留一点浪漫想象。它能给我们更加健康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与美相对的是丑。一个人如果能从小接受关于美的教育,那么它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心的人,成为一个心怀理想和理想主义的人。相反,一个人如果生长在诸如自私、野蛮、剥夺遍地的环境里,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那么他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坏人,给社会的安宁和谐带来隐患。孟子的母亲就知道学人哭丧是不美的,学人做生意是不优雅的,而学人读书是美的。所以她在学堂边定居,让孟子学习礼义教化,经历美育的熏陶。在这种过程中,孟子慢慢成为一个具有高贵人格的大丈夫,“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美育它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积聚与传播。当今社会,相比于“正能量”,人们似乎更加喜欢“毒鸡汤”。但我仍然要诚恳地说,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美育。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需要知道,用地沟油是丑,卖假药是丑,给孩子打毒疫苗是丑,官员贪腐是丑;我们需要知道助人为乐是美,恪尽职守是美,为正义呼喊是美,为人民服务是美……美育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留恋这个世间的美好。培养我们健全的人格,有独立的精神;于社会国家,美育能够让社会正气安然,安定祥和。因而,美育是对人进行的一切关于美好的教育,于人于己,于国于家。

二、案例背景

当前,学校审美教育还没有普遍地被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仍然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又因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基本上是在学校度过的,学习阶段是他们的世界观与审美观初步形成的时期。所以,学校教育尤其是审美教育任重而道远。我就有这方面的亲身经历……

三、案例描述

小刘的儿子皓皓活泼好动,上五年级。新学期开学后,皓皓的学习还算自觉,每天上学不用父母督促,晚上回家吃完晚饭就主动到自己的房间里做作业去了,也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坐不住,除了上卫生间一般也不出来。看着忙忙碌碌的儿子,小刘心里暗喜:这孩子懂事了,学习这么自觉。有时看到儿子十点多了还不休息,小刘心疼的让孩子别学了,赶紧上床睡觉。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小刘看到儿子的考试成绩时,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四门学科,竟然没有一门及格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儿子整天忙着学习,成绩为什么还会这么差呢?由于小刘和他丈夫整天忙生意,只有晚上才有空余时间看一下孩子的学习,几天过去了,小刘百思不得其解,打电话向我讨教良策。我说皓皓可能并不是你看到的那样专心学习,肯定有些事情让孩子分心了。我让小刘先做两件事:一是晚上来个突然袭击,细心查看儿子在房间里到底做些什么;二是尽快找儿子的班主任、课任老师沟通,了解孩子上课的表现如何。果然,小刘的电话证实了我的猜想,小刘在儿子的房间里发现了三本小漫画书,很小、很便于隐藏的那种,一些漫画人物的小玩具,还有一本画了许多漫画书中人物的漫画像。原来,皓皓最近迷上了看漫画书,还想把自己喜欢的漫画人物照着画出来,每天皓皓心里想的就是漫画中人物的各种表情、动作,那还有心思学习啊。课任老师反映,皓皓在课堂上很老实,没见他和同学说话、不遵守纪律的现象,除了不主动回答问题、有时不按时完成作业外,好像也没发现有其他的问题。我让小刘找班主任老师帮忙了解,看皓皓在学校里是不是也迷漫画书。很快,皓皓周围的同学就证实了,皓皓在课堂上也迷漫画书,只要老师看不见,皓皓就抓紧一切时机看漫画、画漫画。有时还很贪玩,和学生说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四、案例分析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不关心孩子,不把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放在心上。处于这样的一种家庭氛围,孩子又怎能对学习发生兴趣?又怎能不产生厌学情绪呢?在孩子看来,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反正爸爸妈妈不管,只要乖乖听话,让父母、爷爷奶奶高兴就行。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学习的指示器。

2.随年级升高课本知识相应加深。所学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困难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对某些较落后科目感到无兴趣,随之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学习没有效率。

3.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多孩子父母在外务工,做生意等,跟从爷爷、奶奶生活,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缺少依恋,爷爷奶奶时时顺从为事,千方百计地满足他,缺乏独立性和进取心。

五、案例辅导实施

1.以审美的眼光,激起孩子内心的灵魂。

诺尔特说,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在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能做到以学生为本,用爱去真心体会学生们的世界,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快乐地扬起他们自己希望的风帆,开始他们快乐的人生之旅。

2.因势利导、潜移默化,让孩子在集体中发光。

作为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在校艺术节上,男孩用自己的巧手给班级争得了绘画一等奖。于是我顺理成章的任命男孩为学习委员,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课上也认真听讲,课下也能和同学们积极交流技战术,倾听同学们给出的改正的意见建议;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也有了很好的交流,能把班级活动或校园生活和他们分享。

阶段反思:这一阶段实施的指导思想是让男孩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对于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称它为“熏”,称它为“浸”。他说:“熏者也,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这其中让男孩担任学习委员的决定起到了春风化雨般的作用,它所蕴含的客观真理在还没有能用明确的思维来表达的时候,外物的形与神已在男孩的头脑里产生了化学反应,故男孩后来的改变也就自然而然了。

3.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首先,向家长提出:“多给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个人卫生自我动手,多做家务。”帮忙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构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其次,要求家长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梦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这样,构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忙孩子构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日,而应当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同学的态度,使他在必须程度受到打击。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他的个性发展必然受到限制。所以,要调动他的进取性、主动性,教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发现他今日能主动参与劳动,于是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能主动帮忙同学的时候,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多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由自我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景会怎样去做。大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到学校,并给予鼓励……

六、案例效果及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主动退让,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他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友好相处,上课聚精会神,进取为团体做事,有节制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更令人高兴的是,他充分发挥自我的特长,参加了校运动会,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相信以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他必须会取得更大的提高。

皓皓的特殊主要来自于他的家庭,家长的放任、养成了他学习被动,进取心差的个性,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如果教师和家长对他的过错或者是出现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批评,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引起他对教师的敌意和不信任,给今后的思想带来更大的障碍。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最难塑造的,虽然李冠同学的提高已有了一些飞跃,但它只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只是他成长中的一个起步,不能说已是彻底的成功。对他的教育使我认识到,转化特殊的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当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

美,不止是用眼睛看,还需用心去体会。生活中总会有许多美丽的瞬间等待我们去发现。

发自内心的同情,是一种美;

无微不至的关怀,是一种美;

怀有梦想的期待,是一种美……

美来源于生活,它无处不在。亲爱的同学们,带上你们那一双双会发现美的眼睛,现在就出发,在今后的生活中尽情地去寻找美、展现美、创造美!让世界因我们而美丽吧!


审核:杨红林

编辑:付荣

校对:潘彦文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教学案例】杨海霞:青春美绽放,奏响校园帆-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教学案例】杨海霞:青春美绽放,奏响校园帆-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微信平台:jcjy1662  

【教学案例】杨海霞:青春美绽放,奏响校园帆-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教学案例】杨海霞:青春美绽放,奏响校园帆-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创造好教研【教学案例】杨海霞:青春美绽放,奏响校园帆-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学案例】杨海霞:青春美绽放,奏响校园帆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