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用书点缀生命
太平镇中心小学 马文艳
台湾作家林海音在《窃读记》中提到,她的国文老师经常说:“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初读这句话,我以为有点夸张,但随着时光的增长,我深切体会到--读书可以点缀生命。
小时候,家里穷,没条件买书。见同学有书,便死皮赖脸地借来读。一个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让我感悟到生活的美好。要么是善良的灰姑娘遇到了王子,要么是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要么是恶毒的王后被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战胜……那些故事在我的生命里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
长大后,我爱读哲理性、启发性的文章。《鲁滨孙漂流记》告诉我面对困难要积极乐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我要勇于奋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我要心怀希望。
工作后,我的阅读范围偏向教育教学类理论书籍。《魏书生班级工作漫谈》引导我思考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效率;《做最好的老师》引导我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与技巧;《你好,科学》引导我弥补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印象中很深刻的是刚参加工作时的一件事。那时,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刚开始觉得孩子们天真烂漫,很可爱。可好景不长,上课做小动作、课后打闹、不交作业等诸多问题令我头疼。于是,批评、呵斥,罚站等发怒行为成了我的习惯。直到,偶然间读到的一篇文章令我茅塞顿开。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有位老禅师,一日晚看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原来关爱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反思自己,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于是,我试着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上课时面带微笑、柔声细语,下课时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课后与孩子们温和的交谈。我们一起成长着。后来,我把他们一直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送进了中学。看着他们渐渐地长大、长高、懂事,我体会到了做教师的幸福。
近年来,在“促进全民阅读”这个大浪潮的推动下,学校阅读、班级阅读、师生阅读一系列活动有序展开。我很荣幸参加过几次阅读活动培训,在培训中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作为一名老师不读书不行,因为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于是,我带着我的孩子们一起读书。记得,刚给孩子们介绍绘本时他们满眼的好奇,《爱心树》让他们懂得了了亲人的爱是无声的,也让我明白了被人爱是多么幸福,要且行且珍惜;记得,与孩子们一起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时,他们侃侃而谈对自由的向往神情,让我莫名心疼,我们一起探讨对成长和生活的理解,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
我是学生的引路人,书是我的引路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潘彦文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