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农村小规模学校管理之我见
太平镇口家小学 赵宏喜
自1986年3月踏上三尺讲台,在教育战线上已经奋斗了34年,当校长也有22年了。深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办一流的学校,离不开一流的管理,更需要德才兼备的教师。身为农村学校校长,要头脑清醒,业务精通,事无巨细,以身作则。下面就农村小规模学校管理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切身体会,与同仁共勉。
01
以身作则,锤炼一支思想可靠,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自担任校长以来,始终秉承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国强的思想理念。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根本标志。一个国家要想富强,必须发展教育、振兴教育,而教育是否得以振兴,不是光看国家投入教育经费的多少,而关键在于承载教育与操纵教育的施行者——教师,教师的素质与作风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国家的兴衰。在如今激励竞争的新时期,我认为作为一名校长,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工作作风,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团结奋进,求真务实,采取实干、苦干加巧干相结合的工作作风,努力将伟大的教育事业干出成效,干出特色。让教育这只强有力的手臂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让伟大的中国梦早日成为现实。
而今,作为奋战在教育前线的人民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向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认真钻研业务,勇于创新;要用爱来感化教育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切实践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工作模式;我们要时刻铭记:一个没有爱的教育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教育,甚至不叫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心身健康和学习状况,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让爱充盈整个教育,让全体学生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此外,还要继续传承我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约用电用水,节约办公耗材,尽能让每一张纸,每一支笔都能发挥它应有的效应与作用。踏实工作,不攀比,不倦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向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的那样,做万事都要“松、静、匀、乐”,摆正心态,多做事,努力地干,踏实地干,为全体学生的美好未来甘愿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继续弘扬泾川教育精神,在教育工作中要有“夜郎自大”的自信,也要有“抓铁有痕”的毅力与恒心,还要有挥洒舍我其谁的豪情。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相信各位同仁都能领会这个道理。我们做事情不能心只想,嘴光说,而不落实行动;只有是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将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都做好,做实,教育才能有所发展,国家才能兴旺。在学校教研工作中更应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地工作,在工作中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更不能造假;因为教研工作是教育向前发展的生命线。研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重要环节;该工作不可马虎,更不可轻视。要切实带领全校教师认真开展好每一次教研活动。必须将我校“适应期教师”帮扶和“青蓝工程”这常规教研活动抓好,抓实。每一学期要让学校的每位教师都不“闲着”,都有压力,都有展现自我的舞台和机会。尤其是评课议课这一环节,各位参评教师要认真做到勇于讲真话,揭短,亮“丑”。不要认为这是一种得罪人的活,要把它看成是一种无私的帮助与提升技能的手段与方法。在评课中各位教师还要善于总结与反思,勇于创新,不断丰实自身学识和教学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教研工作真正的达到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的效果与目的;也只有这样认真、踏实地工作,才能将学校的教研工作开展好,教师们才能在一次次实践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一些迷茫中找准前进的方向,教育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上新台阶。
02
以人为本,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就概念而言,“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为目的的教育”。可见,教育人本论的基本思想对加强与改善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学校管理工作是完全适用的,即管理人本论。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中人性的回归,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自由精神。同理,管理人本论的教育理念也必然体现对人之个性的尊重,倡导高素质、多层次的管理模式。
一是对教师的人本管理。教职员工是学校各项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资源,加强对人的管理,合理组织学校的人力资源,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是学校管理的关键和首要任务。一方面以人为本,要管好人,得留得住人,得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解除教职工的后顾之忧,淡化领导管理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界限,减少和消除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产生融洽的心理气氛,增强凝聚力、自觉性和义务感。另一方面注重培养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把学校荣誉归功于集体智慧的结晶,把个人成就植于集体的“沃土”,饮水思源。
二是对学生人本管理。学生管理人本论的精神集中体现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和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主体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此乃教学人本论,而管理人本论则主要把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既学生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并非纯粹的管理客体。在管理实践中,要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坚持正面教育,使学生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最后达到学生的管理自治。
03
以生为本,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构建以生为本的主体型教学模式,倡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必然要求对课堂管理进行深入的反思和革新,必然要求以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管理来支持教学的革新。
毋庸讳言,无论在教育研究还是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课堂管理还研究得很不够,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课堂管理的理念和目标,只有严肃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秩序的一般行为。从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来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许多影响教学效益、影响学生发展的课堂管理问题。
研究表明,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与学生的成绩呈正比。然而传统课堂管理主要是强调纪律,以及针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许多新教师将时间和精力主要集中在课堂管理上,而无法注重教与学的过程。
正如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避免陷入有效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老师越“认真”越有效;“灌”得越多越有效;“磨”得越多越有效。
实践证明,苦教、苦学、苦考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考试分数并不全等于教学质量,因为教学质量不仅包括学生的分数,更包括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健全的人格等。苦磨出来的学生,即使一时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分数,但是往往无后劲,日后也难有作为。
课堂上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地激发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信息交流,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基础上师生共筑健康的课堂纪律和其他课堂行为标准,才能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因此,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必须积极引导教师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管理策略,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事务繁杂,不可一蹴而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老骥伏枥,壮心不已。30多年风雨沧桑,仍然是代课教师的我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将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之上,守望著自己的理想,守望著那个甜美的梦,谱写着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审核:杨红林
编辑:潘彦文
校对:王姜龙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教学研究】完颜慧: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