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新时代·新德育·新教学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玉都中学 张明艳
7月16日到1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泾川第四中学举行的中小学数学文化建设与创新教学的教师培训活动。虽然本次培训只有三天时间,但是县局安排的培训内容丰富充实,经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现在我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一天我们听了李红老师关于《中小学常用数学思想》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的讲座。李老师内容准备充分,讲解时对每一个主题都有针对性的实例,让我们更容易去体会其中内涵的道理、方法、策略,可以说是细致入微。教学就是讲课,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这种“填鸭式”教学是禁锢学生的思想,是培育不出思维优秀,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的。我们的教学应该是由一个知识点,让学生体会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知识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要充分激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及能力。因此今后教学中,我要更加认真的去挖掘教材,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要求,通过摆、拼、画、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从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二、名师课堂,引领教学实践。
17日早晨参加了三位优秀老师的同课异构的说课活动,有代数课也有几何课,三位老师准备充分,说的精彩,各有亮点。数学来源于生活,它与生活密不可分。三位老师都是从生活实例引入,通过与生活实际联系,给学生极大的吸引,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使我开始反思自己课堂中的不足,我的课堂教学远离生活,学生课堂气氛沉闷,有些知识学生觉得抽象难懂,课堂效率低。今后我的教学中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像三位说课老师一样,考虑到学生在每个知识点会有怎样的疑惑和想法,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下午王全红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一三六”模式的数学教学,通过王老师讲解的教学模式,使我觉得,做教师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偷懒”。小组合作“生教生”的方法我偶尔也会用,但教学效果不明显,经过王老师的详细讲述,我意识到我的方法只是形式相似,而细节上有很多不足,我以后要多思考,多学习,再次去尝试,让我的教学课堂师生都能轻松愉快。
三、增强师德修养,热爱工作
第三天听了郭瑞卿老师《聆听者生命的声音,体验生命的精彩——来自生命课堂的思考》的讲座和冯亚瑾老师《享受教育的幸福》的分享。虽然两位老师都不是理科教学者,但是他们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宝贵,生活的美好。郭老师用生活中发生的许多的青少年的真实案例,让我感受到:教师—-孩子成长路途中的陪伴者,一定要去理解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合格公民,不要一味追求精英教育。接近退休年龄的冯老师从一开口,那种自信快乐深深感染了我。她告诉我们,要享受教育的幸福,就要爱自己,爱生活,爱教育,爱学生。
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不能止于表面,孩子内心单纯,只要我们多加了解,或许我们就能将一个孩子带上一条更好的道路。从各位专家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我会运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同时,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挖掘教育的真谛,准确把握新课标,及时总结和借鉴经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审核:杨红林
编辑:王姜龙
校对:付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