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发言稿】郭海燕:幼小协同,科学发展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发言稿】郭海燕:幼小协同,科学发展-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泾川县第五幼儿园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发言稿 


幼小协同,科学发展


【发言稿】郭海燕:幼小协同,科学发展-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泾川县第三小学      郭海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好!我是大三班王泉宁的家长,也是泾川县第三小学一年级的一名老师,今天真的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就孩子幼小衔接的问题一起探讨交流!

时间过得很快,想当初我们的孩子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鼻涕虫,经过老师们三年的辛勤教导下,个个都成为能说、能唱、能跳、能画的才艺小孩,我们的孩子今年8月份就要上小学了,会离开教育我们孩子、关心孩子的老师们,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在座的所有家长们对第五幼儿园所有领导和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孩子马上就要从幼儿转变成一名小学生了!我们都知道,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此,要祝贺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家长了,祝贺我们的孩子即将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孩子一生要经历这样几个教育阶段:从家到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从经历的这五个教育关口的衔接来看,起初,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阶段上的不适应。但根据教育专家调查研究发现,在这五个教育关口中,对于孩子来说,最不适应的一个关口,就是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到小学。这是人的学习阶段中最大的转折,也是当前教育界很关注的一个教育课题:幼小衔接的问题。什么是“幼小衔接”呢?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  学过度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

现如今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的确都很重视,像我们幼儿园就安排了这样的一次家长会,我们也感受到了近阶段第五幼儿园的老师们也在为此努力着。比如前一段幼儿园举行的走进小学,参观校园环境,进入课堂,和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一起上课,让孩子对小学的校园生活有初步的感知。这一系列的活动其实对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而小学则以教学为主,它们在作息制度、教育任务和要求、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及老师对孩子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的家长也许有些迷茫,有些不安,担心孩子升上一年级后无所适从。今天,我是想从一名小学教师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讨“幼小衔接”这个话题,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见解,供家长们参考,同时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01



首先,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校园环境的变化。升入一年级以后,孩子们所处的校园更大了。对孩子们来说的学习生活环境也相对变复杂了。比如说:孩子们上厕所不再像幼儿园那样在本班教室中,而且男女厕所分开了。平时,孩子们的舞蹈课啊,书法课啊,也许还要到其它专门的教室上课,去大操场去做操、上体育课等等。所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因此,有机会的话,我也建议家长朋友们,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孩子到小学周边逛逛、看看,熟悉熟悉新环境,让孩子在心理上逐渐为今后独立进入小学做好过渡。第二个方面是班级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每天都有三位老师的保护和陪伴。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并不是一直待在教室,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老师执教,所以师生个别接触时间会少一些,新入学的幼儿可能会感到生疏,总感觉对他的关注不够,其实每一位老师都是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关心呵护,老师也理解家长的心情会尽一切努力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其次,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幼儿园里一般是8点到校,如果起床迟了,那迟点就迟点,没什么关系。但进入一年级,就不能随便迟到了,早上小学要求小朋友们在7点半左右到校,一年级的老师每天都会早早地等候在教室,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并且组织小朋友开展内容丰富的早读。所以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养成上幼儿园要准时,不迟到。否则孩子会不适应上小学后的每天早起。一年级上半学期,我们老师们一般都会利用好早读这一段非常宝贵而有效的学习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孩子复习巩固已学的拼音读儿歌等等。早晨到中午这一段时间之间,是不安排餐点的,所以大家要和孩子一起养成早起的习惯,保证用早餐的时间,吃饱、吃好,以确保上午近四个小时的身体与学习的基本需要。

再次,教育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变化更为明显。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习形式以轻松活泼的游戏为主,适合儿童身心特点。而进入一年级后,学习有了明确的任务、目的,而且以各门课程的形式出现。目前,一年级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科学,道德与法治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并且以测验的形式加以检验。  



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02



家长们朋友们,听了我刚才的介绍,你可能会心情紧张,或者说有点担心。这样多的变化,我的孩子能适应吗?其实大家不必有太大压力,更不要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使他们对升学感到畏惧、害怕。有时候,当孩子比较调皮时,我们可能会跟孩子开玩笑:“你呀,好日子要过完了!”“看你到了小学还能不能这样开心地玩了?”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或多或少在心理上会产生畏惧,有时候也许会问:“妈妈,是不是上小学很苦的?”“爸爸,是不是到了小学要做很多作业?”这时候,我们应该帮孩子树立信心,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生活的向往。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所以此时,作为家长应该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我会说,“宁宝长大了,真了不起,再过两个月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平时且不可说某某学校不好,某某学校的老师不好,这样学生听到了心里会有一定的阴影。所以,不管上哪所学校,你应该对小孩讲,这所学校是最好的,这所学校的老师是最好的。这样才会更加激发孩子的自信,感觉到自己能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感到骄傲。比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周边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这都能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在假期我们重点注意自理能力的培养。

03



为什么提这一点呢,因为从我的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这一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一生学习至关重要。我教过刚入学的孩子,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了,需要的课本没有准备好,自己的文具扔得满桌子都是;教师的讲桌上,经常堆放着大把大把的无人认领的铅笔、橡皮、尺子;做事磨蹭,拖拉,做作业边玩边写,今天忘带作业,明天忘带课本,老师留的作业不是忘了读,就是忘了写。总而言之,是事事得有家长在后面跟着。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极可能会影响孩子今后思维的严密性,是非常制约孩子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像汪中求先生所著的《细节决定成败》那本书中所说,细节决定一切,一个懂得自理、独立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才能最快地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抓紧入学前的这段时间,尽全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自己的袜子自己洗,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整理,自己的作业自己完成等等。只有培养起孩子的自理能力,使其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你才不会为他今后的学习而发愁。

可以这么说,在学校里,学习好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较强。凡是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如:刚开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时,孩子可能不习惯,但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要凡事包办代替,否则成堆的问题就会等待着你。

【发言稿】郭海燕:幼小协同,科学发展-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幼小衔接的关键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能力的衔接,应该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入手。

04




孩子马上进入小学,家长希望孩子接触一些小学的英语、拼音、数学、写数字、写汉字等等,但是要适度,给孩子创造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高度大小适合的写字桌,摆上丰富读物的书架,过多的玩具可以适当地收一收。实践证明,在上小学前学过一年级课本的儿童,入小学之初学习上似乎比别人好一些。可是有些孩子由于老师讲的内容学过了,这些知识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新鲜感了,他们就会觉得上课没意思,心想我已经会读、会做了,根本就不听课,在下面玩自己的。其实老师在教孩子这方面知识的同时,也在对孩子学习方法、听课习惯和思维的发展进行培养,他在这些方面就得不到发展,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影响。等到功课稍微难一些,他的“老本”也吃得差不多了,但是孩子已经养成了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习惯,学习上后劲不足的弱点很快暴露出来,这时再想纠正其不良习惯就很困难了。相反,只要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尽管一开始没有识字或算术的优势,但是,随着小学课程的学习,很快就能迎头赶上,所以强调一点,我们应该按照客观规律去教孩子,不要操之过急,否则就是拔苗助长。

1、在拼音方面,如果家长们实在担心的,建议家长们可以在暑假的时候先培养孩子的语感。如果家长会念拼音的,可以先教孩子认读,但不建议写,如果不会念的,现在书店里有一种有声挂图,孩子对这样的挂图比较有兴趣,一按就会发出读音,可以帮助孩子认读拼音。

2、在数学方面,也可以先培养孩子的数感,不一定要正儿八经的教他1+1=2,2+2=4,我们可以平时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感,例如:吃饭时让孩子按人数拿碗筷,或者孩子在捡落叶、玩玩具的时候让孩子数数有几片叶子,谁捡的多,还可以和孩子打扑克,单张比大小,两张和比大小等,也可以在购买物品时训练孩子数钱、付钱,从生活中、游戏中培养数感。

3、建议家长们教会孩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书写姿势,因为是刚开始书写,习惯的养成对幼儿来说很重要,在幼儿园老师指导,姿势好的及时表扬,同时幼儿写字画画请大人帮忙纠正握笔姿势,现在虽然麻烦,但孩子会一生受益。通过绘画和其他手工活动,提高孩子用笔的灵活性,为其入学后的书写打好基础,先教会孩子写名字。另外,开学了还要给孩子准备适量大小的书包,文具盒不要太好玩有趣,铅笔橡皮转笔刀,文具尽可能简单实用就行,不要变成上课的玩具。

4、培养倾听的习惯。在人类的各种交际中,一般人花在听书读写的时间比例大约是:听占40%,说占35%,读占16%,写占9%。幼儿期是倾听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能耐心的倾听别人说话,不打断,听别人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保持安静,专心听,不做小动作,老师提问后听清楚,举手发言,不插话。

5、培养孩子坐凳子坚持40分钟的能力。开始之前,提醒孩子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喝水、上厕所、削铅笔、找本子等等,学习时间一旦开始,就必须专心致志,既不许离开座位,也不许干任何杂事,大人有事也不能打搅孩子,要等学习时段结束再说。刚开始可以以20分钟为一个学习时间段,循序渐进,最终达到40分钟。

6、提高识字兴趣,加大识字量。掌握可行的识字方法,不要死记硬背。方法介绍:实物识字法,游戏识字法,随时随地识字法,读书读报读故事识字法,挂图卡片识字法,认名识字法,等等。

7、培养孩子阅读兴趣,陪伴孩子坚持阅读。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绘本,正能量的书,简易的书,图大字少的书,把丰富的想象留给孩子。在阅读中也可以认识大量的字,现在的语文教学提倡读写分开,就是要求认识的字,不一定要求会写,目的是为孩子构建立体的阅读构架。家长能够帮助孩子阅读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在家里坚持念故事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感兴趣的内容乐于和他人交流。

一棵幼苗,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必须要经常施肥灌溉;必须要沐浴阳光;必须给其成长的周期;必须要经常修枝剪叶!总之,万事开头难。幼小衔接意义重大,要想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做父母的还得多多学习,多多实践,多多陪伴。

以上谈的我个人的一些拙见,在座的家长都是关心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抱着殷切的期望,更有很多家长对教育深有研究。我相信,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只要我们家园合力、家校合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这个共同心愿。

最后祝愿我们第五幼儿园的老师们工作顺利!祝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祝愿家长朋友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付 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发言稿】郭海燕:幼小协同,科学发展-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发言稿】郭海燕:幼小协同,科学发展-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微信平台:jcjy1662  

【发言稿】郭海燕:幼小协同,科学发展-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发言稿】郭海燕:幼小协同,科学发展-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创造好教研【发言稿】郭海燕:幼小协同,科学发展-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发言稿】郭海燕:幼小协同,科学发展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