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做幸福的幼教人
——“关爱启蒙者—流动课堂”幼儿园园长
及骨干教师线上培训心得体会
泾川县幼儿园 王小娟
2021年5月13日—16日,我有幸参加了“关爱启蒙者—流动课堂”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线上培训,学习活动安排紧张有序,内容丰富而充实,7位专家学问渊博功底深厚,我们有幸线上目睹了专家们的风采。其中让我最为叹服的是本次培训活动中大部分教授都已经年过六旬,而为我们深刻阐述幼儿语言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祝士媛女士则已经年逾86岁,在三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她未曾休息一分钟……我相信她的这种敬业精神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改变我们的一生。
通过这次学习,我再次深深感受到学前教育是专业性极强的学科。作为幼教工作者,不能目光短浅画地为牢、做井底之蛙,我们要与时代同行,要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敏锐性,用我们无穷的智慧与爱心,达到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终极目标。这次意义深远的培训,对于我眼界的开阔、思想的洗礼、理念的转变、情感的陶冶,乃至人生的启迪都有着剧烈的影响。
下面结合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具体的学习收获。
一、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5月13日下午,我们认真聆听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小英教授的精彩讲座,在会议中王教授全面阐述了新规程与旧规程的不同点,并对新规程的七大特征进行了一次详细而又生动的解析。在幼儿园《新规程》中明确要求,幼儿园的任务就是要全面发展幼儿的德智体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幼儿的德育教育方面应慎之又慎,不能有丝毫懈怠和疏忽。正如王教授所说:教育就是与美相遇,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人之美,使人活在美中,活的更美好,造福于社会。
如何在幼儿园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德育教育与环境创设相结合。幼儿园环境的美化,有助于幼儿保持健康向上的品格。我们应抓住环创这一契机,在园内布置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爱祖国、爱家乡、不怕困难、文明礼貌等主题墙,潜移默化的吸引着孩子、熏陶着孩子。二是德育教育与主题活动相结合。我们要紧紧围绕主题精心选材,认真确定教学目标,使德育教育渗透在各个活动之中。三是德育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要多关心幼儿,加强联系和了解,发现问题抓住机会及时解决,使幼儿从身边的事例中接受深刻的教育,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积极学习、提升自我。
5月14日上午,我们一起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冯晓霞教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点解读。冯老师就《指南》制定的背景、作用和意义、结构和内容、与《纲要》的关系及实施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与在座的老师分享了国外的教育标准和模式,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增长了我们的见识。
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是《指南》,对我们幼教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引和导向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和实施《指南》的重要意义,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和整合;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习。同时,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活动和游戏中,多提供一些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和方式,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和发展。
其次,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包括相关文件、专业理论的学习,观察、分析、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多与同事交流、研讨,促进自己保教能力的提升。
三、快乐游戏,寓教于乐。
5月15日、16日上午,我们分别聆听了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研究室祝士媛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教授的精彩讲座。他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深刻阐述了幼儿语言教育与幼小衔接活动的途径技巧,使我们学到了很多便于操作的教育教学方法。其中令我影响最深是他们的讲座中都多次提到了一个词语: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要求:教师在开展五大领域活动时,应重视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将游戏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游戏化观念,强调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将幼儿的现实需求看成教育的实际出发点。在开展日常的教育活动时,多将注意力放在关注于幼儿的实际需求上,帮助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兴趣爱好。其次我们要准确定位自身角色,进行自我发掘,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只有端正了自己的认知,才能从实际教学行为入手,时刻关注于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建立一个良好沟通的桥梁,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和幼儿亲近。最后,我们要注重幼儿的游戏体验,提升幼儿进行游戏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幼儿的课堂学习体验,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增强幼儿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在不同的游戏活动中设计不同的内容,让幼儿掌握不同的知识点,将游戏形式和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联系点为幼儿表现出来,真正发挥幼儿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寓教于乐,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家园共育、互惠双赢。
5月15日下午,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梁雅珠教授结合新时期家园共育面临的形式和特点,详细介绍了提高家园共育水平、与家长沟通能力、与个性家长沟通技巧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指导我们如何面对“强势”家长、如何应对“网络围攻”、如何应对家长的“误解”和孩子的“意外伤害事故”。通过透彻的案例分析和问题分析,指引我们找到适宜的应对解决策略,从而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交流方式的多样化及对家长真诚等沟通能力。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历,个人认为要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离不开对家园共育有效性的理性思考:理念支撑、专业引领、互动方式多样。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精细服务,让家长感受我们的专业与用心。二是情感沟通,让家长认同我们的专业与真诚。三是培训引领,让家长信服我们的专业与敬业。四是协同合作,让家长跟随我们共同走进专业。
短短四天的培训已经结束,但我们思想碰撞的火花却还未停歇。写下这些体会时,我突然想到了“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八个字。仰望星空是我们梦想的开始,脚踏实地则是我们完成梦想的途径。我们需要用一颗孩童般诚挚的心灵去追寻梦的光芒,更需要用坚持和努力完成我们的梦想——做一个幸福的幼教人,让每一名幼儿幸福的成长……
审核:杨红林
编辑:潘彦文
校对:付荣 袁会云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培训心得】赵丽娟:参加中西部七省区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教材 新高考”巡讲培训有感
?【培训心得】吕盼鑫:参加2020年国培计划—平凉市乡村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