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陪伴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小学 杨小艳
今天,终于在繁忙的复习中抽出了一节课,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绘本课《卡夫卡变虫记》。《卡夫卡变虫记》这个绘本主要讲了一个叫卡夫卡的小男孩变成甲虫的故事。一天早上,卡夫卡起床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超级大甲虫,然而,从家里到学校,包括父母、妹妹、校车司机、老师、同学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发现这件事,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说着和往常一样的话。除了他的好朋友——迈克尔,第一时间发现了卡夫卡变成了甲虫,他为他担心、难过,帮他想办法、陪伴他,并希望他变回去。直到晚上,他的家人才发现他变成了一只甲虫,卡夫卡很担心,他问爸爸妈妈:“我现在变成了虫子,你们还爱我吗?”爸爸妈妈毫不犹豫地给了他肯定的回答,而且他们说“我们永远爱你,不管你是男孩还是一只虫子”。知道爸爸妈妈和妹妹依然爱他,卡夫卡坦然接受了自己变成虫子的事实,可是第二天,得到父母关爱的他又变回了一个轻松的、欢乐的男孩。当读到这句:“卡夫卡有点想哭,但没有哭出来。他爬上墙,挂在天花板上,盯着自己的房间。”和“我根本不想当虫子。可今天我一起床就成这样了,后来……卡夫卡哭了起来,大滴大滴的甲虫眼泪溅落在地板上。”时,我的心情异常难过,多么可怜的卡夫卡啊!上完以后,下面的孩子们更是一片唏嘘,当我问到孩子们有什么感想时,一个女孩站起来眼含泪花说:“老师,我觉得我自己和卡夫卡很像,我爸爸常年在北京工作,妈妈每天对我动辄就是拳脚相向,我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是啊,好的作品总是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感慨,这个故事结局虽然阳光,但我内心仍然悲凉。这本书不仅是写给孩子,也是写给大人的。作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局,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长期缺乏爱和关注的孩子,会慢慢变得不再是个孩子,有爱、被关注的孩子才能拥有一颗美好的童心,成为真正的孩子,健康成长。作者也在提醒我们要时刻记得关注孩子,倾听孩子;当发现孩子的问题之后,应该反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而不是否定和拒绝孩子,并且还要以宽容的心接纳当下的孩子,因为只有爱、接纳和包容才能真正赋予孩子向上的力量。
想想我们自己,每天重复着繁忙的生活,从初为父母对孩子一点点变化和成长都会惊喜,到现在对孩子的发展、变化渐渐麻木、司空见惯,甚至对某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许我们仅能看到自己愿意相信的。孩子慢慢长大,作为父母的早已失去了当年那种新生命到来的新鲜感。这样的漠视与冷淡就发生在看似和谐平静的家庭生活中,甚至让失望的孩子发出了“会不会我本来就是虫子”的疑问,如果仍然没有被看到,他们中又有多少会真的变成虫子?又有多少父母在悲剧发生的那一刻,还弄不明白孩子怎么会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变成这个样子?
各位父母,无论我们有多忙碌,我们都不应该忽视孩子的存在,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像卡夫卡这只孤独的虫子一样挂在天花板上,请父母们从繁忙的工作中暂时抽身出来,心无旁骛地陪陪孩子,多些陪伴,一起和孩子享受成长的过程吧。
审核:杨红林
编辑:付荣
校对:潘彦文 袁会云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