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
抹不去的家乡情缘
太平镇黑河小学 代玉娟
数不清,记不清多少次蓦然回首,急切找寻,在梦里无数次呼唤,无数次挥手,家乡的模样,以前的美好温馨的画面随着时光的流逝也已不复存在,我心里无限落寞,不禁扪心自问,人生为什么会如此坎坷,仅存的快乐时光为何要离我远去,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美好的记忆。我彷徨、我无奈,望着日月星辰,望着月缺月圆,看着太阳升起又落下,呼吸着新鲜自然的空气,感受着自然的馈赠,漫漫长夜迎来黎明时,光明来到,希望重现。乡音依旧,乡土依然。过去的生活犹如昨日,往事重现。
清晨在微风与晨曦中,勤劳的人们早已洗漱完毕,安顿好自家的家畜后,便扛上锄头,男人们叼着烟斗,女人们三三两两边唠嗑边疾步于乡间小路,爽朗的笑声,粗狂的语言,豪迈的自信,和着悦耳的鸟叫,演奏出了一曲清新和谐的交响曲,他们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在繁重的农活中,他们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他们挥舞锄头、挥舞镰刀的瞬间,我仿佛感受到了他们的质朴、他们的自信、他们的坚韧。
孩童自有孩童的乐趣,在那田间地头,乡间小路,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蹦跳于其中,沉浸于虫鸣鸟叫中。春天挖野菜,做柳笛,做花环,清脆的柳笛声与清风相伴,与春雨为舞,好不惬意。房前屋后的杏树上开满了一簇簇的红中带白的杏花,一片片美极了,在不断的冲击着人的视觉,美不胜收。闻着淡淡的、甜甜的花香,听着蜜蜂嗡嗡的叫声别提多舒坦了。现在家乡已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久居县城,看着过往的车辆,听着不绝于耳的喧嚣,虽找寻于家乡的影子,可就是找不到儿时的味道。
夏天的家乡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金黄的麦田在微风中摆动,就像金色的海洋,给勤劳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夏收开始,意味着最忙的时刻已经到来,在烈日下,在希望的大地上,人们挥舞镰刀,尽情的劳作,不畏酷暑,不畏辛劳,用自己的平凡书写着不平凡,汗水浸透衣衫,烈日晒黑皮肤,麦秆划伤胳臂,他们也全然不顾。他们体现的是庄稼人的憨厚、质朴、勤劳与坚韧。他们乐观积极,热爱生活,不屈服于生活,虽然没有言语的倾诉、真情的流露,但有行动的践行。
秋收冬藏,人们在经历了忙碌之后也迎来了令自己舒服的日子,三三两两拉拉家常,赶赶集,听听秦腔,女人们拿着针头线脑凑在一起,绣着鞋垫,比比谁绣的好,脸上堆满了笑容,笑声不断。小狗、小猫依偎在旁,好不温馨。这景、这人、这声、这物呈现于自然中,和谐美好。
时光易逝,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几度秋,再回首已是梦中景。感慨过往,思绪万千,惆怅万分,那份属于我的家乡印记,那一抹弥足珍贵的家乡情思也将深埋心底,尘封于我心底那一份酸楚。岁月依旧,生活依旧,我亦依然,始终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迈步于我的天地中,用自己的坚韧、自信、豁达、乐观感染周围的人,描绘自己绚丽多彩的人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审核:杨红林
编辑:潘彦文
校对:袁会云 付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