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中街小学 喻小芳
乘着国家“东西协作帮扶”政策的东风,泾川县一行四十多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局樊局长和马主任的带领下,乘上高铁,一路向东,奔赴天津武清区参加为期一周的跟岗培训,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期间聆听了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毓珣教授的“爱与责任”和“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讲座。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讲座,王教授旁征博引,意趣横生。一个个生动的教学实例和深刻的理论,在王教授饱含激情、幽默风趣的演绎下直达内心,让人感到亲切之余,也在不断地反思和拷问自己,从教十多年以来有没有真正做到爱学生、爱工作?是把从教当作了谋生的手段还是作为事业在不断努力?我是一个好老师吗?
做老师是我从小的梦想。每每想到自己可以从始至终从事着热爱的事,内心总也多了几分感恩。曾也信誓旦旦地想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然而周而复始的日子,也紧张也压抑,要时刻打起十二分精神的生活又时不时让我感到疲惫无助,甚至对待工作时总是得过且过,浮躁不定。
很多时候,人的成长是需要契机的。感恩这场讲座能带着我去反思。怎样才能做一名好的语文老师?
第一、准确定位自我,从扬长避短到扬长补短。
朱永新老师说:“作为教师来说,走上教育岗位之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挑战,否则会走弯路,会荒废时间及精力。”王教授在讲座中也指出,想成为一名名师,首先要成名,再成功,最后成家。作为还停留在“新任教师”阶段的我首先要客观准确的认识自我,知道长处、短处,明确努力的方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正确剖析自我,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写下来进行比照,然后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不断制定小目标,向大目标迈进,不断给自己充电,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勤笔记,善反思,注重积累,加强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第二、深刻解读和践行“爱与责任”
所谓教育爱,是指教育者所具有的对其本职工作自发的既是理念形态,又是行为状态的浓厚的情感。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师爱都做过深刻地阐述。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夏丐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才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作为老师,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教育风格,但有一点必须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教育一旦离开了爱,就不是教育了。从教路上,要充满爱与责任,这是师德的灵魂。我愿以一片至真至纯的爱去开启学生的心灵,托举他们的明天。
第三、不断学习,拾级而上。
王教授的讲座中提出“且教——且学——且思——且研——且写”。做到这点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并且坚如磐石。这样才能拾级而上,完成从“潜在教师——准教师——新任教师——熟练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名师——教育家”的攀升,这个成长的过程可能终其一生都不能完成,但我们一定要不断去挑战。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教育事业是常青的,让我的青春在学生身上延续,让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在从教的路上,我愿意迎着阳光向上,一路修行,一路歌唱。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付荣 潘彦文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