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开学第一课
——致敬大国担当,厚植责任意识
泾川三中 董红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此次“战役”中的中国力量,感受大国担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培养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疫情中的典型新闻报道及图片与视频,制作PPT。
教学过程:
一、回顾抗疫历程
通过PPT 向学生分享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国抗疫图鉴》。
同学们,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祖国大地,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对抗这场疫情,在这场战役中,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致敬那些伟大的中国力量。
二、走进“最美逆行者”,感受中国脊梁
1、引入:
2020年,当我们宅在家躲避疫情时,我们看到了无数“最美逆行者”,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走出家门,为我们负重前行。
2、图片展示
(1)亮剑出征,无畏战疫。
展示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的图片,并配合文字介绍,让学生深切体会两位院士虽已是耄耋与古稀之年,但无畏生死,奔赴战场的感人事迹。
①高龄“总指挥”’钟南山:一言九鼎,百姓安心
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而今,武汉疫情肆虐,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却登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面对未知的艰难,他勇担大任,一往无前,既有医者仁心的专业技术,也有战士迎难而上的拼搏狠劲。但是在他看似无坚不摧的外衣之下,却深藏一颗柔情似水的仁人之心、一腔热血爱国的赤诚之情。
②女中丈夫李兰娟:首提封城,深入“红区”
年过古稀,奔赴战场。“武汉封城”,四字掷地有声;深入“红区”,落得满脸“皱纹”。这个建议,隔断了千万疫情;这张照片,见证了大医仁心。有一种勇敢执着,叫院士李兰娟;有一种治疗方案,叫“四抗二平衡”。“战役不成功,我们不撤兵!”坚守武汉一月余,感动举国上下人。
(2)医者仁心,最美逆行。
图文并茂,介绍驰援武汉的各省市的医疗队,介绍他们日夜奋战,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让学生感受他们用最美逆行诠释了医者仁心,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①抗疫前线医护人员的双手,由于在隔离病房,护士们原本白嫩的手被经常接触的洗手液、消毒液侵蚀。
②为了抗击疫情,医护人员整天都戴着防护口罩,脸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记。
③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摘下手套后,露出了被汗水浸泡得皱巴巴的双手。
④武汉肺科医院检验科医护人员,每天要花12小时在核酸检验上,因为手部长期捂在橡胶手套里,双手已经被捂出了红斑。
教师小结:
有裂缝的地方就有光亮!无论是院士,还是普通医护人员,他们都是勇士,他们奔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前线,他们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为我们筑起了健康防线,也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名为安心的防线。这个世界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是疫情下最坚强的中国脊梁!
中国速度:与疾赛跑,争分夺秒
播放视频:雷神山与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
文字介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如何极速建成?
教师小结:
十天十夜,7000多名建设者,近千台大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建成。仅三天后,建设时间同样只有十几天的雷神山医院建成交付,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狙击战中又一个核心阵地。今天的中国建造,早已不是17年前建设小汤山医院时的肩扛背驮,中国速度的背后有科技支撑,“中国速度”来源于综合国力。火神山与雷神山的建设期间,从物资到技术,从硬件到软件,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中国速度让国人骄傲,让世界惊叹!
三、中国力量
1、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谈谈以下问题:
(1)一声号令,一级响应
党中央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疫”,习总书记发出“坚定信念,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号令,全国31个省市启动一级响应,一道道联防联控的检查关卡,一张张科学防疫的宣传提示,一天天更新的确诊病例大数据,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力量!
(2)点点萤火,汇聚星河
武汉告急,湖北告急!一声呼救,即刻,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便一齐涌来:口罩防护服一箱箱送达;水果、蔬菜千里运抵……跨越万水千山,疫情无情人有情,距离难隔牵挂心。
①武汉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人,汶川村民自发支援武汉100吨蔬菜,驾车36小时运送100吨新鲜蔬菜驰援武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份跨越时空的感动在多年后的今天得到了最好的回应,心手相连,传递力量,传递关爱。
② 云南山区的村民将自家的香蕉捐赠给湖北,整整22吨香蕉,全靠摩托车从山里运出装载到货车之上。
③河南嵩县闫庄村,这个并不富裕的村庄,村民们因为联系不到刨葱机械,300多个村民到地里用手硬拔3天,捐赠十万斤大葱,由志愿者开车送到武汉。
④1月26日,60吨土豆,90吨洋葱,从甘肃定西和金昌出发,奔赴武汉;1月31日,1200吨新鲜蔬菜从甘肃张掖运往武汉;2月4日,3000箱苹果从甘肃静宁装车发出!
(3)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城管、环卫、联防、协警……疫情期间,这是一个为百姓保平安的小分队,无数个这样的小分队,在中华大地上默默奋战,护佑着我们和我们的国家!
2、教师小结:
作为中国人,我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自豪,作为疫情经历者,我们见证了祖国的伟大,见证了中国的力量!
四、疫情当前,青年在担当
展示图片:疫情之下,青年的身影。
讲述事例:疫情之下,青年的选择。
(1)医者仁心显担当。
4.2万多名援鄂的医护人员中,90后就占了近三成,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90后”也成为了主力军,“2003年SARS肆虐的时候,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现在17年后,换我们90后保护你们。”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嘴上喊着“佛系”,报名时却行动迅速、态度坚决。“我年龄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恢复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老师快”,“我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没有负担”,“我要跟上父亲的脚步”,“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告诉我爸妈”。这些话,看似稚嫩,实则伟岸,他们成为了“逆行者”,守护着我们的国家。
(2)坚守一线显担当
“你守护世界,我们来守护你”!在全国的各条战线上,还有许多“90后”的基层干部、第一书记、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大考面前连夜奋战,他们都说着“我年轻,我能行”,其实他们早已经体力透支,眼神里面却透着坚定,他们不会退缩。
(3)志愿服务显担当
在疫情期间,许多各行各业的“90后”志愿者都积极为疫区筹集资金和防疫物质。同时,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守护白衣天使的杨雪,服务社区的张珣,“最美红马甲”的周思,送盒饭的“雨衣姑娘”都深深的感动着我们。他们在用不同的方式守护着我们的城市!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给援鄂青年的回信,让学生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4、教师小结:
17年前的非典时期,他们还处在童年、少年时代,是重点保护对象。可17年后,他们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他们有热血有担当,有本领肯吃苦,他们主动投入到紧张的防疫战线之中,把爱心与信心、希望和力量传递给身边人。他们责任在肩,勇于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赤子之心。
五、升华情感,内化责任
带领学生观看朗诵视频《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引导学生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厚植责任意识。
六、总结: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能从这场战役中汲取民族精神的伟大养料,塑造自己积极健康的人格,发奋学习,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潘彦文 付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