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题记
守自然之法,碰撞和谐之道
泾川二中七年级三班 耿海玉
《礼记》有云:“孟春之月,盛德在木。”纵观古今,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之情恒古不变,或许是春雨农桑时“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漫漫碧野;或许是夏夜“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星梦压星河”的扁舟一叶。亦或是金秋丰收时“梅子金黄杏子肥,麦子雪白菜花稀”盈盈硕果……纵使时代在改变我们追求绿色自然的理念没有变。
而现在汽车在街上呼啸而过尾气大量排放,炫目的霓虹灯暗淡了天边的月光,昔日的山水美景消失不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似乎也被越来越工业化的城市而打破,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出现在人类的面前。
最近澳大利亚大面积失火,失火的地方一切化为灰烬,自2019年7月澳大利亚进入林火季以来,高温和干旱的天气使得大火肆虐,丛林中的野生动物们也难逃魔爪,有人甚至在公路上看到动物向人类求救,就连考拉也被烧死了近2.5万只,有些物种甚至还会未被发现就已毁之大火。山火持续了四个月之久,澳洲城市几乎无一幸免,这,便是大自然对人类暴行的反抗:雾霾日益严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的破坏、全球气温变暖;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动植物锐减、土地荒漠化;瘟疫频发、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这些问题早已成为人类继续居住在地球上最大的威胁和隐患。
惠特曼曾说过:“大地给予所有人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类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些物质的垃圾。”人们只知道向大自然索取,甚至破坏,却不好好的保护他们,所以一些报应随之而来。现在我们应该反思自己,保护环境。
守自然之法,低碳出行、植树造林、不捕杀野生动物、节约用水、随手关灯、合理利用煤气天然气、遵循生物的生存规律和发展……这些是我们能做的,也是我们应做的。
生态文明无小事,只有每个人行动起来,遵循自然之法,碰撞共同和谐之道,守护我们这一方生存之地,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才能使我们生存的空间熠熠生辉,永葆和谐。
1
审核:杨红林
编辑:潘彦文
校对:袁会云 付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