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注重探究、创新,做时代需求的老师
太平镇中心小学 马文艳
12月17日–12月22日,我有幸在兰州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参加了“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小学科学)”培训。
说实话,知道是科学培训的时候,我是不大情愿去的,因为我对科学不仅仅是不擅长那么简单,是属于不太懂的,加上我是个“路痴”,胆怯一个人出门。可还是带有几分激动、期待出发了,从天黑走到天亮,经过整整一天的行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兰州新区的风挺大,暖气也不热。
但,经过五天的学习,我深感不虚此行,受益匪浅。所谓“阳光总在风雨后”,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收获
每天清晨,迎着寒风的那一缕犀利和初阳的那一抹温柔,我们从宿舍赶往培训厅,看到老师们匆匆的身影和亲和的微笑,瞬间精神抖擞。
开班典礼上,美女班主任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本次培训的目的、内容安排、吃住行注意事项等,虽然形式简单,但老师的关切之语使我们如沐春风。
“科学究竟是什么?”耿斌老师的讲座引人深思。他说:“科学让我们学会思维,科学是探究的过程,是发现和解释世界的过程。”通过老师引导的一些问题探讨,我明白了:小学科学课是基础课程,并不是上上课,做做实验而已,要让孩子们从学习中体会、从操作中养成动手的能力,从思考中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探究未知世界。
“因为热爱,所以努力!”这是张辅良老师跟我们分享的主题。他说:“爱是老师的资格证。爱的教育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信任、一种关心,一种要求。”是啊,“爱人者,人恒爱之。”老师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爱上你的课。作为老师,如果不爱学校、不爱工作、不爱孩子,那何谈教育情怀?
通过参观兰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我深刻地体会到,能受到这等教育的孩子真幸福。生命体验馆、机器人馆、彩陶制作馆、工程搭建馆、3D打印馆、法庭模拟馆……这样的硬件设施,期待我们农村学校也能早日拥有。
“童年与科技同行,未来与创新共进。”这是郑华东老师的讲座主题,他的“幸福教育”理念,让我感同身受–让教师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职业幸福,让学生在认识科技的过程中拥有幸福童年。
陈宗昊霖老师给我们讲的是“定向运动”。说实话,对我这个方向感极差的人来说,这些内容理解起来真困难,但她说的“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却令我影响深刻。
“如何上科学课?”这是杨梅丽老师的讲座主题。她给我们讲了科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前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听了她的课,我了解了创意三部曲:好奇、勇气、投入;也明白了,我们的知识和灵感都来自孩子对我们的鞭策。
康峰老师为我们进行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与核心素养的提升”主题讲座。他说:“科学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他还给我们介绍了好多他的科技发明,我们惊奇地赞叹:“原来这不仅是一位幽默、亲和的老师,还是一位科学家啊!”从他的言论、事迹中,我懂得了:老师要脑中有智慧,在新时代中,要勤于思考、不断发现、不断反思、不断探究和实践。
王富军老师结合习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上的讲话精神,阐述了“四有”好老师的高标准: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专业知识扎实、仁爱之心宽广,我深刻认识到:在变革的社会,作为教师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李力锋老师给我们讲的是关于机器人教育、SDM教育、STAM教育的一些知识。他告诉我们,要让孩子在玩中学;科学探究与文化课的学习并不冲突,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心得
一、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
1、深入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一教育理念。
虽然我们一直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但实话来说,在践行过程中,我们还是重“文化课”、轻“实践课”,重“理论知识学习”、轻“探究学习”。我认为,我们在这方面需要改进,真正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一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加深对文化课的理解,培养学生勤思考的习惯及动手操作能力。
2、注重学生兴趣、特长培养。
从本次的培训中,我认识到,与城市学校相比,我们总是在给学生“补短”,挖掘学生特长、潜力方面做得不够,注重于“堵”,而忽略了“疏”。今后,我们应该多开发、培养学生兴趣浓厚、擅长的某一面,真正做到“个性化”教育。
3、关注时代发展,培养时代需求的学生。
正如张辅良老师说:“现在的社会,机器人都会干各种各样的活了,你还在教育学生《乌鸦喝水》中的乌鸦要在那儿一颗石子一颗石子地往水里扔,人家现在都有吸管了!”是啊,我们总是怕学生记不住正确答案,一遍一遍地讲:“就这样答,记住了没?”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鼓励、引导学生猜测、质疑、探索、创新,培养新时代祖国的接班人。
二、科学课堂教学要以活动探究为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1、从问题入手。
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学生面对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科学课应该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孩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和生活,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2、转变教学观念。
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应该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是要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老师和孩子们要一起寻找答案,一起探索。
3、一定指导好、做好实验,不能偷懒。
在探索性实验中,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本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学的主动,而且在活动中收获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体验深刻。
4、要树立“三敢”的意识,营造发展“三敢”的环境。
“敢想”是要求学生敢于推测、敢于思考;“敢说”是要求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言论;“敢做”是要求学生敢于实践、敢于创新。一堂科学课,教师要像学生一样参与他们学习的全过程,保障学生自行探究的时间,用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比作种子的话,那么这样宽松的环境便是它们破土而出的条件。
三、科学探究应与综合实践、社团活动结合起来。
不比不知道,一比差不少。通过培训学习、与外市县老师交流,才知道我们的教学有些落后。当我们的社团活动还以手工制作为主的时候,人家的社团已经在研究魔方、工程搭建、编程、机器人……所以,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往这方面努力。
四、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做新时代需要的教师。
“要给学生一桶水,老师必须有一缸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和学生一起,在各种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去发现泉眼,让师生共同拥有庞大的水源。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我们要讲好课,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只有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我们要积极面对时代给予我们的挑战。
当今社会对我们老师的要求挺高,我们的压力也确实不小。但“在其位,谋其职。”我们肩负的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伟大使命,我们的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这一职责不允许我们浑水摸鱼。我们小学老师确实都不具有科学专业知识与能力,但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探索、奋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自己最大的极限,不辜负国家的厚望、社会的期待。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愿我们所有老师不辜负时光,不辜负讲台缘、师生情,做一个有心人,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发挥最大的职能。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潘彦文 付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培训心得】薛亚萍:“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福州培训心得体会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