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初中统编语文教材学习记
飞云中学 张伟江
金秋十月,情满黄河。“国培计划”统编教材培训开班典礼,于今日早晨8:30在师大礼堂举行。三位专家教授主持召开,分别是苏向荣(历史),石义堂(语文),张维民(英语兼项目主任)。张主任主要陈述三个方面的事宜:一是开展这次培训的意义和背景,主要是部编版教材的统一实施。二是甘肃省教育学院和平凉市教育局沟通,项目培训主要朝着乡镇农村倾斜;三是骨干教师承担着学科的教学使命,引领时代发展的核心素养。最后强调了这次培训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平凉四中教师王勃代表26名培训教师做了表态发言,他从师大的发展历史,教师的求知欲望,以及新时代老师的使命等方面阐释。他的发言材料准备充分,讲话语言流畅,深得各位同仁的赞许和掌声。
典礼结束后,分学科老师们和三位专家合影。十点半,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博物馆参观。分别参观了致尚臻品,翰墨飘香,彩魂陶韵,地层文字,和谐自然,百年校庆等。一方面加深对西北师大校史的了解,另一方面提升这次培训的品味和内涵。陈列的作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兴致高涨,多拍了几张照片,主要是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熟知的东西,比如说绘画我就比较关注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李可染,黄宾虹等人的作品。其次是彩陶文化。据说世界彩陶在中国,中国彩陶在甘肃。这是名副其实,一点不假。最后是吕斯百,常书鸿,黄胄先生的几幅作品,真的是艺术精品,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而且让人刻骨铭心。
11月12日
今天早晨,天气放晴。无需说其他的事情,就说我们今天的培训课堂。今天的主讲是兰州市教科所的一位女专家教授。四十多岁,个头不高,衣着朴素,但精神饱满,气质绝佳,俨然有金城名师的风采。她给我们讲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深度解析》。她明确指出,这一次的课标改革是自上而下,先从考试命题形式入手,继而深入到学生的课堂。这样就紧紧围绕了指挥棒的问题,迫使你不得不进行课堂改革。
目前,我们经历了课标从双基目标——三维目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构建与运用,发展思维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针对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老师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思路。讲解中,老师举例了《孔乙己》,《老王》,《范进中举》等篇目,选择很准确也很独特,让我们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语文可以这样来教,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这样的。
启示:1.语文教学主要解决读书的问题。2.语文教学解决教学内容泛化的问题。3.语文教学建立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4.表达和阅读密不可分的关系。5.必须让学生自助阅读,自主表达。最后,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就是解读文本。
10月13
今天的活动是教学经验交流沙龙,26名老师根据班主任的安排分成三组。我们是第二组,我有幸被大家推为组长,我们组的成员有以下8位:崆峒区实验中学刘成福老师,华亭县策底初中焦博雅老师,静宁县阿阳实验中学王亚妮老师,崆峒区索罗中学车军霞老师,庄浪县刘庙中学朱双虎老师,崇信县第二中学杨刚老师,崆峒区香莲中学刘春燕老师,泾川县飞云镇中学张伟江老师。
讨论围绕授课,作业,考试,阅读四个方面展开。授课上,我比较赞同刘春燕老师讲到的定级分层模式:把学生分为ABCD四个小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上课,到作业,到阅读,到考试提出不同的具体的任务要求,我觉得有必要学习借鉴。作业的要求,刘成福老师提出,学生作业要具体定时定量,每周坚持两次作业,完全是和所学课文是同步的,能够起到很好的巩固提升效果。阅读的建议,我比较认同王亚妮老师的说法,主要阅读资料就是我们甘肃省编的三本阅读以及初中课本所要求的名著导读篇目为主体,以课堂阅读、闲暇阅读和阅读笔记作为载体,切实落实语文阅读的成效。考试方面,各学校存在分值不同的现象,100分,120分,150分。大家各抒己见,最终结论是和中考语文150分保持一致性,因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成效,最终是以分数的形式衡量。
教育的发展不平衡,语文教育也是千差万别,我们都有这样的认识,大家可以借鉴别人有效课堂经验,还得有自己杀手锏——个人教学特色。这样,就不仅提升了我们语文的专业素养,而且也能够保证自己所教学生的测评分数。
10月14
今天聆听博士后赵晓霞副教授的讲座。她说,语言文字是一套特殊的符号系统,我们借助语言文字的符号系统,达成对世界的创造,对自己的理解。2006年,靳健教授就提出语文课程标准的定义:以语文知识为媒介,涵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过程。语文教学解读的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赵老师最突出最深刻的是给我一个备课阶梯图,从文本的起点到终点,中间一般用三个内容落点为载体,从教学方法和活动步骤两个方面教给学生知识。也是我们这节课的最大收获。这节课的高潮是分组讨论《紫藤萝瀑布》和《醉翁亭记》。我们选择了后者,经过大家的充分讨论,我代表小组发言,我主要从文言文的朗读情感入手,发现学生对情感的把握会有低沉抑郁和明朗欢快之不同。其次是对文言知识和文意的理解,学生对几个虚词和实词的理解存在困难。比如说“也”得的理解,一个是表示判断,一个表示陈述。可以采用替换法来解决:翻译时是“是”的就是判断,翻译时如果是“啊”,就表示的是陈述。最后的落点就是结构和情感,围绕一个“醉”字,和一个“乐”字,得出表达太守旷达胸襟个与民同乐的主题思想。
10月15日
今天下午,兰州市第十一中学的谈放老师,就《群文阅读并非“诗和远方”》这个话题给我们做了解读。简而言之,群文阅读就是围绕着一个或者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性的文本,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着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了多个群文阅读的课例,特别是《普通人》课例,体现了“小人物”与“大境界”的主体思想。给我们如何上好群文阅读课提供了典型模式。最后他也强调,群文阅读和单篇阅读可以并存,二者可以相互补充,不能走某个方面的极端。
10月16
昨天,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了不停。今天早晨,灰蒙蒙的天空终于放晴了。今天的听课地点在田家炳教育书院,讲课的先生是来自浙江师大的顾之川,关注语文教育发展的人都知道,他是高中语文教材的执行主编,也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主编之一。先生年过六旬,个头不高,背有点驼,微胖发福,慈眉善面,衣着朴素,精神矍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顾之川先生,也是这次国培项目培训名气最大的一位,我们这些普通一线教师能够聆听先生的讲座,真是三生有幸,不敢奢望!
先生重点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语文能力素养。从教育改革来看,就是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学习的正确方法和习惯;独立思考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时代进步来看,语文就是创新发展,均衡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从学科的发展来看,语文就是工具,就是桥梁,就是载体。(二)初中语文教学。首先是研究教材,包括指导思想,阅读理念,价值追求,重点是语言运用。其次是明确目标。根据语文课程的要求,重点明确阅读的意义,也就是精神成长的需要,接受教育的需要,学习语文的需要。再次是改进教法。结合先生强调的三主教法,达到教学的四境界,依次是实践操作,经验积累,理论探索,形成风格。(三)初中语文评价。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语文评价改革在逐步推进。主要依据是考试评价改革,考试内容改革,语文评价改革。其实这几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0月17日
经过几天的理论学习,很想去看看名校名师的课堂。这天早晨,我们准时到达西北师大2附中,先后听了两节语文课。第一节课是王丽老师的九年级语文课《故乡》,她选择了第三课时。王老师的语言非常清晰流畅,能够很好的驾驭课堂,她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手法,准确的概括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特征。她这节课另外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分析文中省略号的意义和用法,把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分析的深刻透彻。第二节课是胡明老师的八年级语文《梦回繁华》,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胡老师以“繁华”为抓手,以“梦繁华——找繁华——读繁华”,设计精妙,课堂充实且高效。尤其是导入环节介绍了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顺势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和课后推荐的书目自然融合,体现了“得益于课外”,实在精妙!
10月17日晚上,陇原名师、特级教师,教育部首期全国领航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张艳平老师为我们做了题为《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师德修养专题报告。张老师站在世界教育的高度,对比外国的教育和我国的教育,以自己和身边同行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呼吁——老师应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她的讲述情感非常丰富,其中不乏精彩之处,比如说“我们教的不是知识,是热爱,是人”;“我们的肩膀上,一头挑的是孩子的未来,一头挑的是祖国的未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不能放弃成长!努力,岁月总会给我们一个交代!
10月18
原本以为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士,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位衣着讲究有个性的女士。她就是李金云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她给我们的讲座题目是《语文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她主要给我们讲了这样几个问题:(一)选题有哪些方法;(二)课题名称如何表述;(三)课题如何界定;(四)研究背景如何撰写;(五)研究内容的选择;(六)研究方法的选择;(七)填写申报书还应注意那些细节问题?可以说非常系统的,层层深入的给我们指导了撰写课题时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一些困惑。听完李教授的这堂课,真的是为她的学术理论水平而赞叹,而为自己在论文课题方面的无知感到惭愧。
10月19四
10月10-10月19日在西北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学习,来自平凉市六县区共计26名骨干教师接受了培训。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统编语文教材的相关知识,先后有八个专家教授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做了高屋建瓴的解读。这次培训部署详细周全,内容丰富,指导性强,是一次成功的圆满的高水平培训。
回顾这次省级培训过程,都是满满的学习感悟,非常的踏实厚重。对于在乡村学校从教多年的我来说,这次学习非常的实在,是我认识到自己在语文教学的很多方面存在困惑和不足。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以这次培训学习为契机,在思想上取得更进一步认识,在行动上取得更高一层努力,在效果上取得的长足的进步。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