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泾川县2019年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社会领域总结
泾川县光彩幼儿园 杨婷
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园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养的提升,2019年4月22日,泾川县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光彩幼儿园如期举行,其中社会领域共有19位从城区和乡镇推荐选拔的选手参加本次活动。通过本次讲赛,我们既看到了县教育局对幼教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也真切的感受到了各幼儿园的办园特色,目睹了参赛教师的教学风采。活动期间,评委组始终本着公平公正、客观规范的原则,抱着学习、探讨、交流和提高的态度开展工作,为了总结赛课成绩,分享课赛经验,推动学前教育教学不断完善,下面,我代表社会领域决赛评委组做以总结,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本次社会领域课赛共有19名参赛选手,共开展了9节大班活动、10节中班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们潜心钻研,设计教育活动,分析幼儿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准备充足的活动教具,活动既体现出基础目标,又体现了发展目标。并能从实际出发,扎实准备,精心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和组织流程,每位选手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尽力诠释着对幼儿的关爱。许多教师的活动选择与设计充分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教学活动,注重幼儿体验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表演、提问、游戏等手段,激起幼儿对社会活动的感知和体验。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加深,教育活动目标得到了升华。整个讲赛活动,教师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说课和评课活动中,大家各抒已见,把自己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出来,真诚的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吸取经验,取长补短,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的目的。
二、亮点和特色
本次活动中参赛选手各显其能,全力诠释和贯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幼儿发展的要求,展示了各幼儿园活动特色,彰显了各自的风格和风采。
(一)目标分解到位、制定合理。
每位参赛选手均能依据所抽取的目标要求,准确具体的分解目标并能依据目标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也能很好的支持目标的达成,充分体现了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教学基本功有所提高、教育理念有所转变。
在活动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例如史彩芸老师的大班活动《会说话的交通标志》、李冬梅老师的中班活动《乡下老鼠进城》、李娜老师的中班活动《说声对不起》、何丽红老师的中班活动《有趣的交通标志》等活动,教师们都能以她们各自特有的活泼、自然、大方的教学风格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大胆表现,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三)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离不开生活。就像一张纸的反面正面一样不可分割,生活及教育。例如张清清、史彩云、薛云凤老师的大班活动《会说话的交通标志》、樊思敏老师的中班活动《暖暖的爱》、艾俊英老师的大班活动《家乡美》、薛蕊老师的中班活动《马路上的安全》、口含玉老师的大班活动《美丽的泾川》、路小娟老师的大班活动《守规则真好》等活动,都能从幼儿已有经验出发,从幼儿身边的事出发,从幼儿喜欢的事物出发,利用身边的事、身边的物,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能力,重视对幼儿自信心和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社会性教育元素整合利用操作性强。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必然是在生活、学习、游戏中体现的。例如何娜老师的《粗鲁的小老鼠》、梁瑞霞老师的中班活动《乡下老鼠进城》、薛云霞老师的大班活动《守规则真好》等活动,都能将活动目标自然的融入到故事和游戏中去,通过故事和游戏使幼儿的认知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提高。
(五)幼儿主体性体现充分。
在活动过程中选手们都能够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所有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体现了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例如韩小平老师的大班活动《有趣的规则》,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给了幼儿充分思考、参与和表达的机会,游戏时遇到场地小、游戏人数过多等困难、问题和冲突时,教师都能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主探讨商量解决问题,给了幼儿自由的空间,参与积极性非常高。
(六)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气氛热烈。
活动中大部分教师都能和幼儿进行良好的互动,并能设计让幼儿相互交流的环节,体现了良好的师幼和幼幼互动关系。例如杨丽萍老师的中班活动《爱是什么》、郭静老师的中班活动《争做文明小乘客》、段红霞老师的大班活动《有趣的百变条》等活动,都设置了师幼共同制定游戏规则的环节,建立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这样的师幼互动的教育理念在新《纲要》中处处体现。
三、存在的问题
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本次比赛中,尽管有许多亮点和优点,同时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1.对《纲要》和《指南》理解不透彻,三维目标定位不恰当,过于笼统,不具备操作性,情感态度的目标被弱化,用活动过程、方法取代活动目标。
2.目标表述过于宽泛、活动的落脚点不明确,重难点不突出,表述主体不统一。
3.没有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存在教师说教过多、满堂灌的现象,集体活动多,关注个体的时间过少。
4.问题设置不具开放性,无效提问过多,启发性不够,给幼儿在活动中的自我表述、自主发挥空间比较小。
5.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路时对活动的预设不够,对孩子不够了解,导致活动中遇到情况无法很好的处理。
6.评价没有针对性,无效评价较多,不够准确具体,不能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7.个别教师的教案书写不够规范、不能准确反映活动过程,详略程度拿捏不准,教学环节只涉及到了教师部分,没有涉及到幼儿。
四、思考与建议
1.在内容的选择上应避免过于知识化。
社会领域的培养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则过于注重知识的教育而忽视行为的养成。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应交给孩子们许多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和为人处事道理的故事,另一方面应避免幼儿在行为中出现的任性、自私、争抢、不懂礼貌、不分是非等不良习惯。
2.以适宜幼儿的发展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
在教育中抓住一切社会教育的契机是对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实践,只有这种结合现实生活的社会教育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应强调幼儿在做中学,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学习。
3.内容的选择应贴切
反思本次课赛,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选择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内容?以何种形式呈现内容更加适合幼儿的学习呢?我认为,首先,要选择适宜贴切的内容。其一,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必须删除:其二,所选内容应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即以幼儿的心理水平为基础,又有发展性;其三,所选内容要有启发性,能锻炼幼儿的思维、启迪幼儿的心灵。因此,在组织内容时要把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相结合,以幼儿的特点和需要为出发点来制定。
3.设计、评价、组织与实施应统一
设计的目标要突出具体性的教育与养成,设计的进程要具体可行,便于观察、讨论,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便于幼儿学习掌握。组织实施的方法要以游戏活动为主,注意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教育应以自由活动为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和行为,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总之,这次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对于参赛选手和评委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留给我们咀嚼反思的东西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活动参与和体验,能够激发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为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整体提升,发挥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 【课赛总结】刘世勤:平凉市2018年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课)竞赛与观课议课教研活动专职教研员组活动总结
? 【课赛总结】杨秋娟:2018年度泾川县课堂教学讲赛小学英语组决赛观课议课小结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