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一颗种子的力量
荔堡教育办中心小学 吕丽娜
一直有个想法和愿望,想在孩子们心中种上一颗种子,一颗“想读书”的种子。期待某一天它能生根、发芽,能使我们的教与学如和煦的春风,抚慰心灵;师生关系更加其乐融融,共同学习成长。每个孩子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散发着求知的欲望,脸上洋溢着灿烂愉悦的笑容,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不再出现横眉冷对的僵局,不再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孩子们不再两眼呆滞、无精打采、无奈的等待老师的检查。
人总是在自己喜欢的事上花时间,费心血,流汗水。那么如何能让“想读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呢?是生硬的布置阅读量还是潜移默化地渗入,勾起他们读书的欲望呢?前者简单有效,短时间能实现量化的要求,但却无法打开心灵的大门热情的迎接“读书的益处”。所以我决定还是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去把这颗种子悄悄地撒入孩子们的心田。
课堂上我常鼓励孩子们讲成语故事、讲趣味笑话,做一些趣味语文的练习。我常给他们讲名人传记、历史人物,说一些名著中的至理名言,有时讲一些小说中人物的命运转折。比如提到高尔基,我告诉孩子们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记述了高尔基的生活经历。《童年》写了他有一个最爱的外祖母,但却有一个常毒打他的外祖父,学生好奇的问我为什么外祖父毒打他?我说你去读高尔基的《童年》就知道了。好奇心驱使有个孩子读了。过了几周,他告诉我他知道了挨打的原因了,我说:“好,你愿意给其他同学分享吗?”他满脸自豪的上台给同学们讲了廖尼亚悲惨的童年生活及他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外祖父为何毒打他,台上讲的津津有味,台下听得也入痴如醉。这一节课我一个字也没有讲,但我知道,一颗颗生命力旺盛的种子已经深深飘入那一颗颗纯洁而好奇的心田上了。这比我范读数篇作文、分析十篇课文、教一百个词语更加收益无穷。
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痛失爱子的文章《青山处处埋忠骨》,同学们都被毛主席伟人的胸怀和慈父的爱感动。我给他们讲了毛泽东的生平事迹,还有他卓越的文采,又学习了他的《卜算子.咏梅》。同学们带着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特别乐意背诵这首词。我还给孩子们提及了《沁园春.雪》。结果过了几天,一个孩子告诉我他已经背下了《沁园春.雪》!这让我大为吃惊和感动!台上铿锵有力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台下一片惊讶,羡慕,赞叹,掌声,还有决心……我的眼睛模糊了,我似乎看到了无数颗跳动的蒲公英的种子正潜入期待已久的沃土。
我给孩子们讲李白的豪情与才华,他流传千古的名句,结果课堂上响起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我给孩子们讲了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诸葛亮,豪爽机智的武松,结果孩子们告诉我大乔小乔、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我鼓励孩子们临摹字帖,练习书法,结果一幅幅别出心裁的作品呈现在我眼前。课间的“奥特曼”变成诵读《满江红》的“岳飞”;“王者荣耀”变成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突然明白什么叫做“润物细无声”了。
我推荐孩子们阅读《草房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逊漂流记》……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闪耀着灵动的光!我知道这颗种子要发芽了!我等着孩子们给我更多的出乎意料!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