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同课异构《触摸春天》有感
泾川县第三小学 景文娟
《触摸春天》是吴玉楼笔下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故事很简单,主要讲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小女孩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拢住了一只蝴蝶又把它放飞的故事。作者以别于常人细腻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盲女孩的一个小小的动作,更重要的是作者被这一小小动作所深深感动。
这堂课同级的钱老师让学生提前收集到有关春天的礼物送给盲女孩安静,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盲女孩流畅的穿梭于花丛中并不磕磕绊绊的过程,以及使学生感悟盲女孩用神奇灵性拢住蝴蝶这一过程的全新体验,陈老师运用极具感染力的朗读和深情透彻的解析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真谛,以飞翔的概念为契机让学生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豁然开朗,同时列举了史铁生、张海迪、霍金、贝多芬、海伦·凯勒等生活中热爱生命人的实例,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生活的憧憬。吕老师读写结合,不仅让学生体会盲女孩安静的内心世界,还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花香中,从触觉、嗅觉到听觉都拥有了一次全新的体验与交流。
教学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从单元导读入手,让他们了解了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结合导读中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能够自己说出体会含义深刻句子时应把握哪几点,根据平时学习经验,他们总结了三点:一是抓住重点词语。二是联系上下文。第三就是联系生活实际。接下来大家就跟随作者吴玉楼的脚步,一道走进文字的心灵深处,和安静一起去触摸春天吧!
全班交流中我一次一次地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同学们,闭上眼睛。此刻,你就是盲童安静,请你像安静那样去触摸一下春天,现在你就站在花丛中……随着音乐的响起我看到她们个个都屏息凝神,慢慢地伸出双手,慢慢地将手指合拢,细细地感受着……我感觉大家真的变成了盲童安静,还在那浓郁的花香中流连忘返。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想象的翅膀展开以后,我又引导学生诵读、品读、想象其它含义深刻的句子,带领学生以读悟情,以读生思,在读中品,品中读。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又能披文入情,展开心灵对话,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走进作者的内心,感悟他对人生的思考。
课堂上,我还特意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盲人的体验活动,让他们蒙着眼睛抓纸做的蝴蝶,在教室走路,触摸新开的花朵和偷偷从土里钻出的小草,使他们感受到眼睛对生活的重要性,通过亲身感受,说说自己的体会,进而更深地体会到盲童安静能拢住一只蝴蝶多么不易。体会她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可叹之处。
课文语言精美,但由于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盛,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不是很到位,对于一些症结语句的含义,学生体会起来有些困难。
通过再三细细地品读,对于双目健全,而且心智还不成熟的四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艰涩。经过指教之后,我将自我反思罗列如下;
1. 课堂上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没有着重讲解,如:她慢慢的伸出双手,极其准确的伸向一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表达出了盲女孩对春天的喜爱,还有女孩神奇的灵性与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讲解也不够透彻。
2. 课文主题升华部分不够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人的故事,没有想到学生课堂上发挥不够理想,自己在课件上为何不在展示千手观音或者霍金等身残志坚的典型事例让学生看图联想从中感悟。
3. 学生以读渗透不到位
学生朗读的过程没有感情的融入与变化,教师泛读的内容也过于少,让学生没有真正从读中感悟全文。
总之,从最初的选课、备课、设计教案到一遍遍反复的摹课试讲,最终的课堂教学,真的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要上好一堂课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也让我领悟到了自己离一名优秀教师的距离还有多远。因此,我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教学反思。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 【教学研究】杨红林:用好多元化课堂评价手段,激活个性化课堂生命力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