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携手共进 砥砺成长
专家团队福州、厦门之行总结
党原镇合道小学 代秀丽
2019年1月8日到1月17日,我们在福州、厦门进行了为期10天的《2018年甘肃省级培训项目市县教师培训专家团队》的培训,在这些天里,有专家,教授的讲解,也有实地考察。十天之行是一段美丽的人生之旅,很高兴在此旅行中与大家相遇,也很荣幸代表平凉10人组发言,作为一名一线老师,就此次培训中以一线老师的角度,与大家分享心得。
首先,我有四点收获:
一
收获了温暖
福州,厦门之行,让今年的冬天格外的温暖,将近十天的生活让我忘记了如今是寒冷的冬季。也温暖了心灵,从来福州的路上,就感受到了参训培训老师的热情,在与武威马尚杰老师,张掖王文品老师的交谈中,我们对彼此学校的教学理念进行探讨,让漫长的火车之行也变得生动而又享受。尤其是来到福建教育学院之后,我更是感受到梁老师,郑老师,李老师的热情关照。让离家到异地的恐惧也一扫而,在和培训老师这几天相处中,虽然我们彼此都刚刚认识,但是,我从他们每个人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在见到那么多以前很遥远的大师级人物后。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谦逊温和。与培训老师的每一次交流,我都有收获: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对生活乃至生命的热爱。尤其从王晓霞老师身上,我学到了那种对生活的追求。在和陈海霞老师的交谈中,我明白了自身很多的不足,她教会我很多为人处世的哲学。还有和冯运芳老师的一次简短的交谈中,也让我明白,人生要做两件事,一种是身体永远在前行的路上,要多旅行;一种是心在前行的路上,要多读书。这些经历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让我的心装的满满的。
二
收获了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领
从这些专家和教授的讲解中,我明白了作为教育者,要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总结,学会学习。因为他们,就是用自身的实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比如于文安主任在《核心素养与有效教育》这堂课中,用钱学森对教育的质问,振聋发聩。什么是有效教师有效课堂,有效教育?如今我们要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的确是我们现在教育真正面临的问题。于主任从教育人的问题,培养人幸福的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出幸福的人才。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快乐的,有效的课堂,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而我们老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在教育中的价值?如何如何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实践和创新的能力等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最后对教育进行哲学的思考,关于“道与术”思考,让我深受启发。我觉得每个老师必须做到心中有道,手中有术,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合格的学生,他让我明白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时时进行思考。
天水麦子街中学刘永志老师的经验分享,让我极为受用,尤其是说到他一年之内写了很多论文时,我的确很佩服。作为一线老师的我,平时工作中有很多值得去写之处,但却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未动笔,最后总是归根于工作忙为自己找借口。听了刘老师的分享,我自愧不如,刘老师的话也将成为激励我在教育中前行的动力。
陈朝蔚校长关于校本培训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精彩讲解,让我受益匪浅。陈老师从要素、类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阐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自己在工作中的宝贵经验无私的分享给大家,尤其是“亮点点评”,课题研究等方面让我对教研教改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特别接地气,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其实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就如陈老师所说,对于教学中存在的疑问、困惑,我们没有进行思索、推敲、研究、并把自己的研究与思考、实践与反思,上升到理论层次,比如评职称时,无论文可用,这正是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所欠缺的部分。还有课题研究方面确实做的不够,最后,她谈到学习。我们平时只是把阅读和学习当作一项任务,而不是当做一种兴趣来做,陈老师对我们提出的读书、读人,读图、读生活,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领了思想,从中我也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成为引领者,是因为我们学习的不够,研究的不够,反思的不够,总结得不够,所以,要多读教育教学类的书籍,教育专著,以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
三
收获了方法的指导
本次培训是对培训者的培训,虽然作为一线老师,我未曾参与过培训,但本次培训却让我学到了很多。郭春芳老师,林藩老师,他们从就如何进行专业教师的培训,从培训什么,怎么培训,培训的作用等,分层进行了专业详细的讲解,从理论层次,方法解读以及自己的培训实际,分享了培训的经验与心得,让我对如何做好培训有了明确的认识,从思维上打开了自己,在方法上对我给予了指导。
张青高校长就厦门市湖里区的培训工作,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经验,
让我受益匪浅。钟桂荣老师在安全方面的讲解,也让我明白,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保护自身的安全与权益?对于现在的热门话题惩戒学生,教会我们如何把握度的问题,让我们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梁老师用自身的经历,向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沟通课。我们说,所有矛盾产生的根源就是不善于沟通,所以梁老师就如何培养沟通的能力,怎样去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作为培训者如何提升自己的心理资本,如何对自己进行定位,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阐述,让我知道。人的所谓幸福实际上就是其心理资本能否足够支撑它产生幸福的主观感受。让我们对沟通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明白沟通不仅仅是说话聊天那么简单,它也是需要方法和艺术的。
四
收获了榜样的力量
厦门金安小学的成功案例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尤其是林校长办学理念,他的六真教育。以及学校的教育机制,办学特色都是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着手,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方面,做真教育,去除浮华,留住本心。
当然,我们平凉地区,在校本培训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每年的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职称培训,寒暑假培训、网络培训、外出交流培训、请专家团队进行专题讲解培训、幼儿园管理者,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等。
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方面:由平凉教科所教学研究中心牵头的十三五课题规划,市级课题,市级微课题的申报与审核、针对十三五课题规划将进行的市级课堂大奖赛,由县级课堂大奖赛中选拔的优秀老师进行参与,比如今年的全市优质课教学讲赛,小规模学校教学研究于探索课赛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选拔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团队。
特色教育方面:平凉市大夏读书节与大美中文比赛活动去年已经是第二届了,为了展示老师和学生们的读书成果。我们要求所有学生和老师进行参与,分为展评与竞赛,异常激烈,从中让我们收获了许多成果与经验,当然也存在诸多不足。
其次,几点思考:
1. 理念的落地生根。
我们能否把在这边学得的这些新理念真正的落实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地域文化,经济的差异,我们要进行选择性的运用,择其善者而从之,要形成自身的理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思想理论,并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改进,不要一味的盲从,我觉得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2. 怎么更好地协调特色发展与成绩之间的关系?由于老师、学生,家庭阶层的不同,我们在搞好一方面同时,另一方面就得不到很好地发展。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3. 虽然有各种培训,但是大师级的专家太少,有用的理念,适用的理念太少,致使培训没有时效性。这次培训的专家教授都是从做真的教育开始,由很强的思想引领作用。这样的培训可不可以经常性的搞。
本次培训,应该是一次心灵上的涅槃,那就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静待花开吧!总的来说,本次培训不负此行,收获满满。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 【培训总结】吕凤琴:知“来处”“去处” 走“教研训”一体化之路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