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
泾川县第三小学 吴永娟
案例呈现
2016年3月21日,陕西宝鸡2名学生与男老师在课堂上发生争执,放学后学生刚好碰到老师,双方口角后最终酿成肢体冲突,警方到场后,将男老师送院治理,两名学生则被带返警局训诫后放回;2017年11月12日下午4时许,湖南益阳沅江市三中某班学生罗某杰与班主任鲍某发生争执,罗某杰拿出随身携带的弹簧跳刀刺伤鲍某,鲍某随即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去年朋友圈内盛传的——有成;近日的网络视频中大学生课堂上讲脏话被老师扇了一巴掌后竟将老师告到派出所……
看到这些,心里难免不是滋味。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在为逝者惋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为日益恶化的师生关系而忧虑:教育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师生关系的恶化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其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师生关系的基点。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情感、人生观、甚至于学生的社会关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强制专断型的教师可导致学生屈服,推卸责任,不愿合作;仁慈专断型的教师可导致学生依赖和屈从;放任自流型教师可导致学生道德品质差,学习也差;民主型教师可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一个学生犯了错,心里充满了负罪感和紧张感的时候,如果老师给予他的是耐心地批评教育,(“你觉得今天你做的事对吗?”“假如下次有同样的事情发生,你会怎么做?”“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你会怎样想呢?”)也许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反之,如果他得到的是无边地谩骂和无情的棍棒,则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进一步恶化师生关系。虽然老师本身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愿望,但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失去学习信心,对老师心存怨恨,这样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调查表明,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民主的,是自信的,是知识渊博的,是不随便打骂学生的。他们的这一个科目也会学得比其它科目好些。而在平时的交往中,更多的同学喜欢和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一块游戏;更多的家长在评价自己孩子的时候也依老师的看法为准绳。那么,教师在评价每一位同学的时候,就要做到谨言慎行,即准确地评价了每一位学生,又能做到“奖罚分明”而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当然,在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学生的一言一行也充斥着教师的每一个空隙。
其二、学生对教师的认可是师生关系的升华。
在与学生打交道的日子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对于学生而言,也许潜意识里认为教师就是万能的。今天赵同学和李同学打骂了,教师要学包龙图公正无私;昨天课外活动刘同学弄伤了手指头,教师要会清洗、消毒、包扎;班会上要做好一个十足的管家婆,唠唠叨叨地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课堂上,教师讲课要能够举一反三,从古到今;研究表明:学生认可的教师,他的这门学科比其它学科要学得好,上课他会积极地发言,唯恐老师没有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后,他会认真完成这门学科的作业,只是为了得到比其它人更高的分数。这并不是一种攀比的心理,而是在他自己认可老师的同时,也希望老师能够认可自己。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
以身作则 行为示范
教师要求学生做的必须自己带头做,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一位班主任总结他的教育经验时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懂得爱学生,教育深刻的影响应在于教师以身作则的人格。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时时提醒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做到,要求学生去说的我们必须带头去说,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并非教师的“专利”,学生也时刻在以敏锐的目光关注教师的行动,用自己的审美观评价着教师的言行。我们要求学生不讲粗话首先我们就不能说粗话,至少在学生面前不能;我们要求学生热爱劳动,那么在一些集体性的劳动中,教师就要带头干,抢着干。其实,榜样示范远胜于无味的说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创伤地、不觉难受地逐渐消失。”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爱模仿的心理特点,把自己擅长的东西、优秀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学,让他们跟着做。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人格,学生的处事方式就会得到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也有了一个较好的定位。
二
以心换心 用爱育人
教师应善于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心声。比如请学生给自己写评语,从学生这面镜子中来认识自我;可以提倡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成字条,和教师交流;也可以设立意见箱,了解学生的动态;还可定期召开专题班会,共同探讨学习中生活中的问题。在了解学生的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学生来了解自己,了解老师在工作中的难处,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另外,教师要学会用爱育人。什么是师爱?我认为究其本质有三:首先对学生而言,我们要在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稳定且彼此信任的关系。学生有了困难,首先想到还有老师会给自己想办法;不会因为偶尔的一次错误而想着去逃学;不会因为老师让他去打扫厕所卫生而觉得老师是看不起自己等。其次在教授知识上,我们当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俗话说得好,要给予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那么,教师就要勤学、就要做到博古通今,然后才能把我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再就是要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
三
因材施教 倾心教育
苏霍姆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她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特长生和后进生比其他的学生更需要爱的雨露去滋润,更需要爱的阳光去温暖。性格各异的学生就像是千姿百态的花朵,细心地观察,精心地呵护,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们也确有可爱之处。一把手指头伸出来,有长有短,我们不能抱怨长的太费地方,不能嫌弃短的太不争气,我们只能让他们各尽其能,为主人效力。同样的道理,在班级中,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是优,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尊师爱幼,那么,教师可根据学生特有的天赋和特长去培养他们。擅长画的我们让他去负责板报,擅长写的就负责班级宣传,喜欢讲卫生的让他当生活委员,学习好的让他当学习委员实施“一帮一”活动,不爱说话的就让他帮你抱抱作业拿拿书,什么都表现不好的,那就告诉他只要你每天按时到校,你就是其它同学的榜样,是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这些在我们眼里看似无趣的活动,学生却认为他们在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教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着教学的发展,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不良的师生关系阻碍着教学的发展,让你的工作难上加难。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在实践中去总结,用 “心”去搭建一个充满感恩、相互信任的师生交流平台,建立起一种祥和、有利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和学生彼此健康地成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和您一起交流探讨。
往期精彩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