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高效课堂的成功范例
第三小学 吕凤琴
非常感谢平凉教研平台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与大家网络交流研讨的机会,也非常感谢曹所长及教科所为我们提供分享了这么多优秀的课例。这几年,听了好多的课,让人印象深刻的课也不少,今晚播放的卢老师的这堂课也是其中之一。
我们分析评价一堂课,往往从“学习目标定位”、教材内容的把握”、“教学流程与策略”,教师素养”、“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评价。那么,卢老师的这堂课所涉及到的前四个方面,我在那篇题为《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感言中已有所评述。走出课堂看课堂,今天,再回头看这堂课的视频,觉得又有一些新的感悟。具体来说,有这么几个方面让人难忘,也是这堂课成功的几个方面。
1
善于创设情境
对儿童、甚至对任何人来说,学习抽象的知识如果有些比较可视、可感的媒介做依托,就易于使学习者产生兴趣,易于被接受,易于被理解和掌握。卢老师正是从这一角度考虑,课一开始就以画面再现战象“昔日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悲壮场景,并以悲壮的音乐渲染情境,以深情的朗诵描绘当时的情境;这由图画、音乐、语言三重艺术手段创设的情境,果然非同凡响,在当时的课堂,二十多平米的教室里,产生了非常强的感染力,一下子就唤起了、激发了、感染了学生的情绪,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悲壮、庄严、神圣的情感氛围中,这是非常有利于课文的阅读和学习的一个导入。之后不管与学生的互动,还是每一板块的学习中,教者都通过激情的语言描绘创设情境,通过音乐渲染氛围,每一次,可以说都达到了“一波才动万波随”的效果。
2
课堂要处理好“ 三个点”,即: 挖掘文本的空白点、触发学生的动情点,找准有效的切入点。
卢老师就挖掘出了《最后一头战象》一文的空白点,。她设计的那几个补充句子式的问题,就把学生带进了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这几个问题的牵引下,学生开始深入地体会嘎羚凭吊战场时神态、动作、叫声中流露出的心声。这三个“空白点”是:嘎羧“深深凝望”碧波荡漾的打洛江,它仿佛看到了什么?它对着江中那块龟形礁石“亲了又亲”时会想些什么?嗅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是想诉说些什么? 这个空点白的挖掘,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也让学生在探究中自然地走进了嘎羚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与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体会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不谋而合的,所以说这个空白点”挖掘得好。而且这个“空白点”既是突破重难点的切入点,也是情感的激发点。在这堂课开头的导入部分,结尾的练笔部分,卢老师都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三个点”。所以说,这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这里。
3
这堂课上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
在卢老师的这堂课上,通过创设情境,引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兴趣度都很高。参与度高表现在在这堂课中,学生的参与时间约30分钟,占整堂讲的70%以上,而且学生的参与多为有效参与。老师的所有提问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主动回答大于被动回答。学生的参与状态也十分好,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课堂上所有学生都被调动了起来,就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所说的:“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一堂好课也应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送起,写写练练’。”卢老师的这堂课,这些好课的特征都具备。她在课堂上关注到了所有学生,也给了所有学生公平参与的机会。我特别地观察了课堂上所有的学生。整堂课中因学目标明确,学习兴趣高,因而学习很投入,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地倾听、朗读、勾画、交流、写作,没有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所以,也可以说这堂课是一节参与度极高的课堂,一堂充满活力的课堂。
我们知道,小学高年级的课文(特别是写人记事类课文)一般都比较长,而授课课时又有限,如何做到“长文短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限时快速阅读课文”和“精选教学内容”是两条最有效、最基本的实施策略。
卢老师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迅速理清文章线索,使学生很快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品细节、悟感情、习方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她长文短教,提炼重点;师生对话,激发情感;情境创设,熏陶感染;挖空白点,说写训练。为我们提供了一堂高效课堂的成功范例,值得我们借鋚学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还请转发和点赞哦!也欢迎您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和您一起交流探讨。
往期回顾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