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衔接,
助力成长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我们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衔接准备工作。幼小衔接并不是让孩子提前进行知识储备,而是从心理、兴趣等方面培养孩子,让孩子提前做好迎接小学教育的准备。
幼小衔接,衔接什么?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做好“四个准备”,帮助孩子积极面对,顺利适应小学新环境!
心理准备
1
向往小学生活
愿望与兴趣,是做好事情的首要前提。好奇与好问,是孩子主动学习的独特方式!
● 让孩子知道马上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为自己的成长自豪。
● 帮助孩子了解附近的小学,与熟悉的小学生交流,初步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入学愿望。
● 父母心态平和,以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避免将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2
乐意主动表达
●用尊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多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培养孩子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如“我想要上厕所”“我的书找不到了”。
3
学会情绪调控
进入小学,孩子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同伴间容易出现矛盾和分歧,积极的情绪表达、良好的沟通、应变能力对他们尤为重要。
●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如:开心、生气、难过等。
●和孩子一起阅读情绪类绘本,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帮助孩子适应小学集体生活。
生活准备
1
早睡早起爱运动
独立和自主,是孩子顺利开启小学生活的必备能力!也是孩子自信心的来源!
● 父母有意识调整作息时间,帮助孩子逐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睡觉、起床的习惯。
● 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拍球、跳绳等。
2
自我服务讲卫生
● 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保护视力。
●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包办代替,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根据需要自主喝水、运动时自觉增减衣物。
3
收拾整理好习惯
● 培养孩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父母可设置专用的物品、空间和抽屉让孩子收纳整理,并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学习准备
1
阅读倾听能力
● 做孩子的好榜样,少看手机多阅读,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不对阅读成果有过高要求,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 愿意当孩子的“听众”,多鼓励孩子把喜欢的故事讲给家人、同伴听。
● 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的习惯,经常询问孩子“你听懂了吗?”“有什么不清楚吗?”
2
动手操作能力
● 关注孩子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鼓励孩子学习系鞋带、扣扣子,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型乐高、拼图、拼豆、折纸等玩具,在游戏中锻炼手部小肌肉。
3
思考想象能力
●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耐心、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提问,能够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 和孩子一起留心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利用生活用品做科学小实验……
社交准备
1
喜欢同伴交往
● 多组织社交活动,帮助孩子多认识伙伴,消除孩子易怯、易畏惧的心理。
●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遇到困难会互帮互助,会协商解决问题。
2
具有规则意识
● 父母能够言传身教,自觉遵守各项规则。
● 让孩子知道常用交通规则和安全规则,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教会孩子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求救。
3
萌发责任感
●小学生活需要孩子独立完成各项任务,父母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如帮忙取快递、和妈妈一起折叠衣物、帮助倒垃圾等。
宝贝已经在一天天长大了,
他们在逐渐独立,
父母的陪伴会成为他们的财富,
他们的陪伴会成为父母们的美好回忆。
我们应当以积极、从容的心态,
帮助孩子科学衔接,
切莫用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每个孩子都是有发展潜质的,
唯有信任和鼓励,
才能让每个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烟台市芝罘区只楚中心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