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示范性公办园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园长,上海市特级教师,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与奖项。入选上海市二期课改(学前教育)编写组,以及参与市课程资源包建设,幼小衔接,新教师成长等项目研究编写。
第二章 含苞待放 我主张的
教育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现象,更是一种生命现象,其展露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品质。“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开展,学前教育课程已重返孩子真实的生活世界,教育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人”的发展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声音呼唤学前教育课程踏上回归生活之路。
第一节 什么是回归幼儿生活的语言教育
从课程意义上讲,“回归生活”的语言活动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孩子世界生活价值的关照。兼顾从课程生成,传授与接纳的整个过程与结果,同时,实施中注重孩子的主体性,个性性和差异性,反对不求实际的整齐划一和课程中心,成人中心。
第二节 为什么语言教育要回归生活
一、孩子的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和源泉
案例:报喜不报忧
孩子们在剪报纸。
源源:剪好消息,不要剪坏消息。(我一听,就知道是指足球)
子杰:对的,中国队赢了,要的,中国队输的,不要。
二、孩子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起点
案例:听风声
带孩子们散步时,北风呼呼地吹,我问:“听一听,说一说,风的声音像什么?”小班的孩子很认真地听着,接着又七嘴八舌地说:“像在沙漠里”、“像游泳的声音”“像鬼要来了”等。
首先,孩子的生活世界就是一个创造的世界。他们模仿成人的语言,却又能够像艺术家一样进行语言的创造。他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想象、探索的世界,在这个创造的世界里,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孩子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可经验的世界。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适合孩子,因为孩子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所以,只有那些能够现实地、适当地以孩子的活动和经验过程加以呈现的内容,才能进入他们的生活世界,在他们积极的操作、探索、体验等过程中被有效地接受。
最后,孩子的生活世界就是一个游戏的世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的直接经验性和整体性,使游戏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的生活世界就是游戏世界。他们尽情参加各种游戏,通过这个充满生气的开放世界,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都会得到发展。虽然游戏不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唯一方式,但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三、与生活相联系的语言教育更自然
生活世界里的教育是自然的、直观的和奠基的。语言教育必然是渗透在生活中,以一种自然的整合的态度促进孩子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案例:其实,孩子很会说
小班孩子的课堂上
老师:你们看,这是谁的花花衣?
幼儿们:小狗
老师:那么,这又是谁的花花衣?
幼儿们:牛
当孩子四散活动时,气氛完全不一样。
幼儿甲:你看,这个花花衣一个大一个小。
幼儿乙:我知道,大的是奶牛的,小的是斑点狗。
语言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实现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的和谐统一。
总之,意识到孩子的生活是教育的基础与源泉,重视孩子直接经验的积累,经常开展与孩子们生活相联系的语言教育活动,这些无疑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实践幼儿语言教育活动。
声明:文章摘抄于龚敏老师《静待花开》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