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一、融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寻“师幼互动”连接点

2022 年 2 月,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其中特地把师幼互动从过程质量里提取出来。提到二级指标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表示师幼互动质量深刻影响着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是过程质量的核心命脉。“师幼互动”指的是教师和幼儿之间互动的行动、行为,两个主体通过互动实现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成人不因为儿童矮小而忽视,也不因为倡导儿童中心就完全追随儿童,追随儿童是必要的,但有时是跟在儿童后面,有时是与儿童并行齐步,这取决于儿童的学习进程。
而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与《评估指南》中师幼互动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两者有效地融合能够推进新型师幼互动的发展

二、浅析师幼互动现状,追“新型”落脚点

1

师幼主体地位失衡,忽视幼儿主体

师幼互动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倾斜模式和平衡模式。倾斜模式的互动行为是指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以管理者的角色控制着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行的;平行模式的互动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均是互动的主体。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更多处于倾斜模式,教师往往在互动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幼儿的主体地位被忽视。笔者在小中大年龄段各一次的一日生活活动观察中,得到了表一的数据,经分析 80%的师幼互动是由教师开启的,只有 20%的互动由幼儿开启。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2

师幼互动形式单一,忽视质量效果

师幼互动发生在一日活动环节中,而“提问”就是师幼互动的一个重要方式。一个高质量的提问,可以让幼儿对于教学活动有更浓厚的兴趣,也会引发幼儿的思考。但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会看到很多问题,比如,高密度提问,但总体质量低;提问随意,核心问题质量低;另外提问类型不够丰富,很多情况下封闭式提问多于开放式提问,是非式提问的比例高;再者,候答时间短,大部分老师不愿意给孩子留太多回答问题的时间。如表二中 25%的师幼互动都是由教师发起提问,以“教师提问——幼儿回答”这种单一的互动模式在很多幼儿园实行,并且互动内容的单一指向性表明互动质量并不高。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3

师幼重视纪律维护,忽视情感交流

常规是每一位教师在幼儿刚入新小班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培养的一项内容,对于今后三年的幼儿园生活来说,常规和纪律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但是在纪律和情感中,很多教师都找不到中间的平衡度,比如教师最常发起的互动是要求、发指令或提醒和约束纪律,教师建立和执行规则,让幼儿维护规则。幼儿长期处于这种互动环境中,对规则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和服从,继而幼儿内心真实的情感需求也在规则和教师的威严之下无法表达,继而造成了负面的师幼关系。如图一中,笔者对小中大年龄段各一个班级的 2 位教师进行访谈,对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倾向于纪律维护还是情感交流,67%的教师选择纪律维护,只有 17%的教师选择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4

师幼互动存在差异,忽视个体需求

首先,体现于教师与幼儿互动的对象差异上。性格外向、聪明机智、活泼开朗的幼儿往往受到教师的关注,师幼互动的机会也比较多,一般接收的都是正面积极的互动;而另一部分比较内向、不爱表现的“小透明”容易被教师忽视。互动的类型也属于消极、拒绝的状态。
其次,师幼互动还存在着空间差异。与教师亲近的幼儿,往往与教师的距离较近,容易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多;反之,则容易受冷落,参与互动的机会少。
此外,体现于互动方式的差异上。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会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如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容易受到教师更多正面的互动,态度更加亲切,而大班的幼儿则自主性增强,师幼互动更偏向于理性交流与思考,这也是因为教师对于大班幼儿的要求更高的体现。表三中,小中大年龄段各一个班级的 2 位教师都认为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差异,图二中记录了主要的几种原因。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三、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新型师幼互动”路径

1

建构亲密师幼关系,营造轻松互动氛围

? 关注自身心理,积极面对幼儿

《评估指南》第 25 条指出:教师保持积极乐观愉快的情绪状态,以亲切和蔼、支持性的态度和行为与幼儿互动,平等对待每一名幼儿。同时《指南》健康领域指出: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轻松、温暖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感受到信赖感和安全感。

在为幼儿创设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基础上,首先教师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才能以健康积极的人格和心态面对幼儿,这也是师幼互动健康有效的重要基础。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 建构新型理念,创设平等对话

《评估指南》将“坚持儿童立场”的理念融入了指标体系,以参与环境创设和教学策略,聚焦师幼互动质量等方式,确立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同时结合“建构主义”阐释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有力地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
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建构主义的新型教育理念,以幼儿为学习主体,为师幼关系创设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这是从根源上最重要的思想转变。所以想要构建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教师应该努力拉近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建构新型的教育理念,创设一个平等和谐、温馨有爱的师幼环境。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2

采用多元互动模式,切实关注幼儿需要

? 立足幼儿本身,进行因材施教

建构主义学习中指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揭示了教学促进幼儿发展的前提条件、实施途经和内在机制。孩子发展各有差异,不同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是不同的,教师要因材施教,认真观察每个孩子所具有的特征和性格特点,每个幼儿的个性都不同,比如,有的孩子积极、主动、独立性强,能在各项自主活动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有的孩子被动、依赖性强,常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鼓励与帮助;有的孩子比较外向,而有的孩子比较内向,等等。因此,教师与不同特点的幼儿进行交往与互动时,应采用不同的交往方式和指导策略,去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 分析教学情境,实现多元互动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即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境的不同,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方式。
从互动范围看,既应有教师与全体幼儿的互动,有教师与小组的互动,还应有教师与个体的互动,三种方式互为补充。从互动主体的作用看,既应该有以教师主体为本位的师幼互动,也应有以幼儿主体为本位的师幼互动。从互动方式看,既可采用语言方式,也可运用动作方式或以环境、材料为媒介的其他互动方式。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3

巧用教育有效策略,提升师幼互动质量

? 善于思考发现,捕捉教育契机

《评估指南》第 29 条指出,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尝试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做一个善于发现和思考的教师,对于教学生涯和学生都有着莫大的意义。什么时候需要师幼互动?需要用何种形式的师幼互动?这都需要教师不断的思考和发现有利的教育契机,主动地去捕捉一日生活中的情境有选择性的进行互动,帮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处理问题。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 借助高效提问,支持创造思维

《评估指南》第 30 条指出,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
建构主义”指出,个体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头脑中并不是空的,而是由于先前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保存着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认知图式,这种新的认知图式是创造性的,在性质上不是原有图示的延续。
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多采用开放性、高质量的问题,能拓展幼儿思维和看问题的角度,能够让他们的认知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再建构,在一定意义上也表现出了有效的师幼互动。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四、评价与反思

《评估指南》中指出,过程评估广泛运用的一个工具是“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评估幼儿园班级中师幼互动质量的观察工具,评估领域包括情感支持、班级组织和教学支持。这三个维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师幼互动内涵要素的角度。新型师幼互动的质量如何可以参考 CLASS 量表进行检测,这也是师幼互动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路径。
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建立在“儿童立场”上,教师在营造平等、和谐、温暖、包容的沟通平台基础上,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帮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建构自己的新经验。《指南评估》中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决定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是人,而师幼互动正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交互实现双向影响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使每一个幼儿能够在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中,实现新的思想、精神和情感的联结,最终实现有效的新型师幼互动。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中幼教育科技研究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评估指南》视域下,新型师幼互动的“点·径”探析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