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浅谈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中老师的指导策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浅谈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中老师的指导策略-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儿童既然有这种强烈的本性,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动机去诱导他。”三岁幼儿由于语言和动作的发展,与人交往的范围更加扩大,独立性增强,他们希望摆脱成人的帮助,凡事愿意自已去摸一摸,动一动,他们渴望参加或模仿成人的活动。角色游戏很适合幼儿的这种需要。

幼儿最初的游戏十分简单,常常从模仿成人的语言、语气、动作、态度等开始。不满周岁的幼儿就可以模仿大人简单的动作:如摆手、摇头、拿物等。再大一点,就模仿大人的各种动作,如妈妈拍幼儿睡觉,他就学着轻轻拍布娃娃睡觉,还边拍一边唱着摇篮曲、妈妈炒菜,他也学着在过家家的玩具锅里炒,嘴里还念叨着:“今天炒个土豆烧牛肉,先放油,再放菜,放盐,放辣….俨然是一个小厨师。因此,诱导幼儿以游戏的方式模仿别人,并从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并不困难。

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手段。”幼儿游戏的内容无一不是儿童在角色游戏中,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引起观察和探求行为的情景,并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小班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有效支持?使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满足需要、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充实发展。

浅谈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中老师的指导策略-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一、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为开展游戏创造条件

角色游戏的开展与各项教育活动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日常的教育必然在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较真实地反应出来。游戏主题的扩展,内容情节的丰富,角色扮演的逼真,都是目常教育的结果。如果为了开展某一主题的游戏而突击性地丰富幼儿的知识,是不可能奏效的。应当经常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社会生活。如,带领幼儿外出游览成参观时,沿途要有意识地指引幼儿观察交通警察是怎样指挥交通的,红绿灯的作用,进公园如何购买门票以及要爱护公共财物等。

在生活中观察得越细致,感性认识越丰富,在游戏中反映的就越逼真。如一个幼儿的母亲是食堂的管理员,这个孩子比较熟悉食堂的工作,在游戏中她扮演炊事员,切菜、烧菜、分饭菜等干得有条不素,炊具放置得也并并有条。在她带动下,其他小朋友当炊事员也能干得很好。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幼儿往往是在玩具物品或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引起游戏的愿望。默默和慷慷来到了娃娃家。只见两个人在厨房里忙碌着,为宝宝做饭和水果沙拉。这时,涵涵走进来问:“小宝宝呢?”慷慷说:“在屋里,我们在帮她做她喜欢吃的东西,你和她玩一会儿吧。”涵涵点点头表示答应。不一会儿,信好来了,说道:“我给小宝宝买了她最喜欢吃的饼干。”涵涵说:“你快来看看,宝宝怎么哭了?”默默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信好把孩子抱起来,惊讶地说:“呀!宝宝的身上特别热。小宝宝生病了,发烧了。”慷慷问道:“怎么办呢?”信好说:“赶紧送到医院里。”他们一起送孩子去医院。

丰富的玩具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游戏的内容。对于小班幼儿,玩具对游戏的影响更为直接,有什么玩具,他们便玩什么游戏。小班幼儿模仿性强,相同种类的玩具要多一些,如娃娃、炊具、餐具等经常用的玩具应多准备几套。

二、鼓励幼儿按自己意愿提出游戏主题、帮助幼儿分配游戏角色

角色游戏的主题一般反映幼儿对周围生活环境中所熟悉的、印象深刻并且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游戏主题应当由幼儿自己提出,而不要由教师硬性规定。

幼儿按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是有意性活动的发展过程,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鼓励和引导。三岁多的幼儿虽有模仿成人活动的愿望,但还不能明确地说出来,往往只停留在动作的模仿上,因此需要教师更多地利用玩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语言,启发幼儿有做游戏的愿望,帮助他们明确主题,并去实现它。

例如,教师看到几个小朋友都抱着娃娃玩,根据他们不久前曾参观过幼儿园的生活,并有较深刻的印象,于是启发幼儿说:“这里有这么多的娃娃,是幼儿园的吧!谁是幼儿园的老师呀?”孩子们都说:“我是”,“我是”,于是幼儿园的主题游戏在教师的语言启发下产生了。随后教师又提供了游戏所需要的玩具,游戏便开展了起来。

三岁多的幼儿往往充当了角色,但并不明确自己应如何去做,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和帮助。如一个幼儿用小被子裹普娃娃,用手拍拍,教师问她,“这孩子是谁呀? ”“你是娃娃的妈妈吧!多么可爱的孩子,你这个妈妈要为孩子做些什么事呢?”这样就可以帮助小班幼儿从对模仿动作的兴趣,转为对投演角色的兴趣。

小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还时常忘记自已所拍演角色的身分,需要教师及时给于提醒,如一个当售货员的小朋友不坚守岗位到处乱跑,教师就要立即到商店买东西,并提醒他:“售货员可不能离开商店呀,不然谁来接待顾客呢?”有时教师也可直接向小班幼儿提出角色,让幼儿去选择,如说:“我们的娃娃家里缺少个爸 爸,谁愿意来当娃娃的爸爸?xx是不是想当呀?”正在一旁玩积塑的xx说:“我当爸爸,我现在上班呢!”当他插完一把手枪后,就以爸爸的身分下班回到娃娃家中去了。

三、直接参加游戏,扮演游戏角色,促进游戏的发展

小班的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强,当看到教师和他们在一起,成为他们游戏的伙伴时,感到格外亲切。他们喜欢游戏又不会游戏,需要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教师以角色的身份提出意见,幼儿也更容易接受。

雯雯在玩做饭的游戏,我问她:“雯雯在做什么好吃的?”她笑着说:“我在炒饭呢。”她小手学着炒饭的样子铲来铲去,然后说:“老师,给我点盐。”我说:“好,给你。”她又说:“再给我点辣椒面。”“给你。”我说。做了一会儿,她说:“再给我点白糖。”我又给了她。其他小朋友看到后也围过来跟我说:“我要点盐。”“我要点醋。”“我要点胡椒粉。”皓文说:“我在做炒面,需要点酱油。”我给了他。做了一会儿,雯雯说:“饭做好了,吃吧。”我假装吃了一口,说:“嗯,真香!”我问她:“是谁教你做饭时放这些东西的呀?”她说:“是奶奶。”我又间:“奶奶做饭还放什么东西呢?” 她说:“ 放点醋。”聪聪说:“我妈妈炒菜时还放点料酒。”不一会儿,大家都做好“饭”了,坐在-起开心地“吃”了起来。

因此,诱导幼儿以游戏的方式模仿别人,并从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并不困难。孩子的实际体验是支持他们游戏的重要保障,幼儿在游戏时,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大脑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此时施教,幼儿更易于接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卢梭说:“一个儿童的游戏活动是他自然的工作,儿童的学习是通过游戏提供的自由和自发性而产生的。”现代教育观念告诉我们:要发挥游戏在幼儿成长中“基本活动的作用”,最关键的一点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在主动活动中获得发展。

角色游戏在幼儿的世界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为幼儿建立了一个自由的王国。要知道,幼儿在成人社会中是不完全自由的,他们的愿望不能百分之百地实现,而在游戏中,幼儿是绝对自由的,他们的行动一点不受限制,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一切愿望,可以在游戏中实现。

浅谈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中老师的指导策略-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浅谈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中老师的指导策略-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在看 更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浅谈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中老师的指导策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