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
2.通过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辨能力;通过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知道垃圾可以分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学习垃圾分类方法,以实际行动进行垃圾分类。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垃圾分类方法,以实际行动进行垃圾分类。
难点:通过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辨能力;通过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通过调查表了解垃圾分类。
2.物质准备:PPT 废旧油桶四个 垃圾桶标志四个 垃圾图片若干 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猫玩具房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整洁玩具房图片
师:猫妈妈给大眼猫建造了一间玩具房,特别漂亮。大眼猫特别喜欢在自己的玩具房里玩,不管是吃饭、喝水、看书都要在玩具房里。但是最近大眼猫却不愿意去玩具房了,为什么呢?
2.出示脏乱玩具房图片
师:大眼猫的玩具房怎么了?那该怎么办呢?猫妈妈决定和大眼猫一起给玩具房大扫除。
二、初步了解垃圾分类,知道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1. 初步了解垃圾分类
师:大扫除结束后,玩具房又干净了。但是门口却堆了一大堆垃圾。猫妈妈拉来了四个垃圾桶,我们把垃圾都丢在绿色的垃圾桶好不好?为什么呢?那应该怎么丢呢?
师小结:原来,垃圾是需要分类丢进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师:那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吗?
师幼讨论。
师小结: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的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
三、懂得垃圾分类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1. 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几类。
师:垃圾可以分为几类呢?
出示调查表,师幼讨论。
师小结:根据我们国家和我们山东省的标准,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2. 详细了解每类垃圾,提高环保意识。
师:接下来我么就来看看每类垃圾都包括什么吧。
(1)可回收物。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可回收物。可回收垃圾是指可以回收之后再生循环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物有这些(PPT)。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可回收物重复利用后的样子吧。
(2)有害垃圾。
师:有害垃圾是指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如果这类垃圾不单独回收则会造成危害。
播放视频。
(3)厨余垃圾。
师: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作用于农作物。
(4)其他垃圾。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四、共同制作垃圾桶,以实际行动做好垃圾分类。
师:大眼猫的家里有分类垃圾桶,小区里有分类垃圾桶,幼儿园也有分类垃圾桶,但是我们活动室有吗?现在我们一起用这几个油桶进行重复利用帮我们活动室制作分类垃圾桶好不好?
五、验证幼儿垃圾桶内垃圾分类是否合格。
活动延伸
利用家里的可回收物和父母一起制作工艺品。
活动反思
垃圾分类是现在所提倡的热门话题,也是爱护环境必不可少的一份子。中班幼儿已经有了较明确的环保意识,但是对于垃圾分类明细却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我组织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对于垃圾分类有更明确清晰的认识。
本次活动之前我请教班内老师,对活动内容和活动环节反复研磨;所以在活动开展的时候各环节衔接比较好,幼儿也比较感兴趣,活动氛围比较好。
在开展活动的前一天,我给每位幼儿发放了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表,一方面是增加幼儿垃圾分类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向家长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调查表完成效果比较好。
但是在本次活动时,留给幼儿认识垃圾分类明细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在最后自制垃圾桶、粘贴垃圾环节有许多幼儿粘贴错误或者是不敢粘贴。
垃圾分类不是一次活动就可以完成的,活动后我对幼儿粘贴的垃圾种类进行了重新整理,并将四个垃圾桶真正的利用起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加深对垃圾的分类了解。(滨州市滨城区市东街道中心幼儿园)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点在看 更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