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放学回到家,把书包一扔,就开始尽情地玩耍?
看电视、玩手机、外出打球、逛街看电影?
丰富的娱乐方式应接不暇,开心是开心了,但被扔下的书包可能就没能再拿起来。
很多家长看到了孩子在家不学习的问题,肯定会担心孩子的学习,而孩子给他们的理由却也难以反驳,“在学校学习已经很辛苦了,在家还不能好好玩一下吗?劳逸结合啊!”
严苛的父母可能会直接制止孩子的玩耍,让他去学习;
溺爱的父母可能会听从孩子的话,放手去玩;
忙碌的父母可能会根本关注不到孩子的情况。
孩子的时间很宝贵,但大部分孩子的时间观念都很淡薄。
因此,平衡孩子学习和娱乐时间的重任就交到了老师和父母的手中,老师只能管控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而孩子在家的时候,就需要父母的帮助了。
尤其是新学期开始,在经历了短暂的寒假之后,学生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尤其受到家长们的关注。
那么,家长在生活中该如何平衡孩子的学习娱乐时间呢?
1. 主动陪伴,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很多孩子在家能够肆意玩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缺少对孩子的陪伴和监督。
有的家长自己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也不能对孩子的学习娱乐进行有效引导;有的家长则是自己的生活都毫无规划,一回来就上网、打牌、外出应酬,给孩子带了一个不好的头。
家长首先应该转变的是自己的思想,事业与教育要做一个协调。
至少要有父母中的一方作为主力陪伴孩子,听孩子分享学校的喜怒哀乐,多一点陪伴,孩子对父母的教育就会容易接纳。家长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合理的安排学习与娱乐。同时家长也可以策划一些有益的亲子活动,既能保持学习的热度,又能获得足够的放松。
2.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现在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能力。这个习惯要从小培养,同时能够很好地让孩子自己平衡学习娱乐的时间。
我们要不断地加深孩子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受,尝试给孩子划分时间。
最初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笼统的划分,上午是干什么的时间,下午是干什么的时间。慢慢的,我们可以不断地做出细化,逐渐列出一个清单。让孩子想出自己一天中“想要做的事情”和”必须做的事情”,之后进行排序,这样,一天的计划就出来了。
家长可以用便签将计划逐一写下,贴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每完成一件事,孩子就撕掉一张便签纸。
不过,父母既不能把列清单的事情完全交给孩子,也不能一手包办帮孩子排好序,而是要引导孩子,帮助他完成一份最适合他的事件清单。
最后,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制作一份中长期的清单,逐渐地让孩子的自律意识发挥作用,实现自我管理。
3. 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周末假期适当地学习,是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但是,很多孩子将学习当做一种负担,找不到学习的乐趣。离开学校,就像离开了牢笼,更是将老师布置的任务忘得一干二净,沉浸在了自由的玩耍中。
没有目标,逃避学习,孩子不搞清楚学习的意义,他们就很难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我们要让孩子从学习的重压中解放出来,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而是一项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活动,其中充满了艰辛,也充满了乐趣。
只有改变了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感受,孩子才可能在闲暇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至于沉迷于玩乐。
合理规划时间,很多成年人都难以做到。
也正是因为他们在小的时候就没能平衡好自己的学习娱乐时间,长大了就更难了。
因此,家长帮助孩子平衡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不仅仅是为了当下的学习,更是为了培养一个一生受益的好习惯。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