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球类活动是最适合幼儿开展的运动内容,其趣味性、多功能性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中班的幼儿在开展球类游戏中,已经表现出同伴间合作互动的意识了。


比如幼儿喜欢玩两人接抛球,互相滚球等活动,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互动。《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有效的师幼互动呢?对此,本文进行了浅要分析。

1 用心观察倾听,是师幼互动的前提


1.1 教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表现


根据班级的特色,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开展各类球类游戏。我们班主要是以皮球为主的球类游戏。外出自由活动的时候幼儿自己探索皮球的玩法,我们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活动中,老师对自己眼前幼儿关注得多,对远处孩子关注得少,对积极踊跃的孩子关注得多,对默默无闻的孩子关注得少。有时会不自觉的和拍皮球很棒的幼儿一起玩。我们玩抢球游戏,互抛游戏,大家都玩的不亦乐乎。


显然,在这些状态下,老师的目光并没有关注到每一位孩子。要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体验到皮球的乐趣,教师的眼中必须要有孩子。如何实现呢?那就是要把每个孩子装在心里,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


杜威强调教师的价值在于应答观察。他认为教师不应该把某种想法强加于儿童,也不强迫儿童形成某一种习惯,而应该成为这一团体的一份子来选择那些对儿童有用的影响,并帮助他们作出反应。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如果没有观察,就很难满足每个幼儿的不同需要,不能进行很好的互动。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1.2 从案例中探究更好的互动方法


在一次幼儿球类活动中,幼儿自由活动时间,我发现乐乐一个人坐在球上面,低着头,不说话。我关住了她很久,她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动作没有动过。当看到乐乐异常的表现,我便适时的介入进去。我走过去,蹲下来问她:“乐乐,为什么不玩球,要坐在球上呢,你不喜欢玩吗?”她摇摇头说道:“不是的,我拍球的时候萱萱笑我,我拍的不好。”看样子刚才是被打击了,现在有些泄气。我想现在不是教她要怎样拍球,应该先让她树立信心。


我说:“刚才你肯定没有准备好,是吗?我知道你拍球一直很棒,你再试一试,让我看看。”乐乐犹豫了一下,站起来拍了几个断掉了。她看着我,仿佛在说:你看吧,我真的拍不好。我回她一个惊奇的眼神:哇,乐乐好棒,可以连续拍几个呢,你多试几次一定能拍的更多。乐乐有些不相信的看着我,不过马上脸上露出了微笑。她捡起球开心地拍起来,我将拍球的要领告诉她,让她练习几次,每次都给她最大的鼓励,果然拍得比之前好很多,更重要的我看到了她的自信。


这一互动过程中,老师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出有效办法,使孩子顺利进行球类活动。这是在细致观察和了解孩子现状基础上实现的。


2、及时把握教育契机,是提升师幼互动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一般在开展球类活动前,都有既定的内容和目标。具体实施中,原则上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来进行。然而当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呢?陈鹤琴先生创立的“活教育”理论中提出:教师要活,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要具备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育手段,寻找活的教材,培养活幼儿。《纲要》中指出:擅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能够把握活动的随机性,适时的进行引导。


在上一节特色活动:你抛我接,通过与同伴对抛对接中,有效控制力度的同时发展协调能力。教师先做示范,幼儿开始找同伴进行练习,练习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幼儿基本都掌握了抛接技能。因为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培养幼儿对皮球的兴趣。


在练习的时候部分幼儿开始明显感觉厌倦。有的幼儿开始自己玩起来。这时小明和小红的一个球抛到小健那去去了,小健接过球说要不我们四个人一起玩接抛球吧。很快他们就玩起来了,我看到了觉得很好,也是练习抛接,只是加了人数他们就又感兴趣了。我马上表扬他们:哇,你们这么多人玩球球都没有掉,好厉害啊。听了我的话,马上有小朋友开始效仿了。又一轮接抛球开始了,不同的是孩子们重新变得兴趣盎然了,这很好。几人不同接球不在我的预设范围内,我只是希望通过两人对接培养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协调能力。


当实践后,发现孩子活动一半就失去兴趣,我没有一定让幼儿继续下去。这时发现幼儿有自主活动的愿望,这是一个教育契机,幼儿不仅能够感觉到活动的自由性,也因为不同的玩球方式让他们对球类游戏更加感兴趣。


3、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是师幼有效互动的保证


许多时候教师能够关注孩子,也能够抓住一些随机教育契机,并具备有效互动的意识。但是互动下来感觉效果并不是很好。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幼儿实际水平、幼儿的发展能力把握不够。


集体活动中,我组织幼儿讨论自己拍球的技巧,一起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我提出问题:你是怎么拍球的?你觉得怎么拍球可以让你能保持长时间连续不断?幼儿都在积极思考,回忆自己拍球的过程。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道:老师,我是这样……这样……拍的,然后我不动的,我很厉害的。


因为这个孩子家里人交流用韩语比较多,所以汉语不是很流利,但意思都能听懂。他说了半天,大家都不清楚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是,我及时回应了一句:“你五指张开用力拍球,而且站着不动,这样你能拍很多球,对吗?”他很高兴的点点头,其他小朋友也理解了他的意思。在这一互动中,教师在倾听了孩子的话语后,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将他要表达的动作帮助组织成语言说出来,引导孩子清晰的表达,也能够让其他孩子都能够听懂。


4、在自我反思中提高互动质量


自我反思是教师提高球类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有效性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每次球类活动后教师应该认真的反思、分析幼儿在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幼儿从活动中获得了什么,缺失了什么,如何提高幼儿球类游戏的能力等。在不断审视教育实践、反思教育行为和指导方式的过程中,提高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我成长。


球类游戏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不仅促进幼儿的发展,也提高教师的教育过程,让孩子们更好的在球类游戏活动中有更多收获。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在看 更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