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沟通技巧,1个案例解析,构建亲密关系”
正确有效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平时多留心孩子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并且认真的表示欣赏和鼓励,让孩子感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有效激发内驱力,强化优势,树立自信心。
1、避免命令,平等交流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发出各种指令,比如:别乱扔垃圾、別在沙发上跳等,但孩子听到之后仍旧接着做,于是家长继续说教、责备警告其至责骂。其实,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说教和唠叨,这样孩子和我们更容易合作,从而培养了孩子的自尊心。
2、懂得倾听,鼓励表达
亲子之间的沟通中,家长更应该学会聆听,擅长倾听,鼓励孩子多说。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不要轻易打断,更不要轻易给出对与错的判断,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回应,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地听,积极地想。
3、理解共情,换位思考
面对一个问题,家长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设身处地、耐心地去分析孩子的心理情绪状态、为孩子着想。懂得换位思考,才能在沟通中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4、积极鼓励,经常表扬
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都喜欢被夸奖和被鼓励。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多去肯定和夸奖孩子的做法或想法,在我们不断地夸奖和鼓励下,孩子的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愿意沟通和表达。
5、爱的语言,多多益善
与孩子的沟通中,话语的交流不是唯一的方式,有时一张小纸条或一封信可能更能打动孩子的心。而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适时地一个拥抱、或者充满爱意地拍拍小脑袋等也许是沟通更好的方式。
结合案例我们一起来看看:
和孩子逛商场时,孩子看上一个特别喜欢的玩具,撒泼打滚非要买。但是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了,你不想买,接下来怎么沟通呢?
第1步:理解孩子的需求,预防情绪升级。
妈妈可以问孩子:“为什么喜欢这个汽车玩具呀。”
孩子如果说:“这个车更酷,门可以向上打开。”
妈妈可以说:“妈妈看看,是的诶!妈妈也很喜欢这个玩具,妈妈特别理解你,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买回家的想法。”
第2步:温和坚定的拒绝。
育儿要有界限,同理孩子的感受,并不代表要同意他的行为和选择。如果妈妈不想买,首先自己要坚定,否则孩子就会不断的去试探你的界限。在拒绝孩子的要求之前,可以问他:“你还记得我们今天来商场前,是怎么说的吗?我们今天是没有买玩具的计划的哦。”
第3步:深度共情孩子。
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特别想把这个玩具买回家,你特别希望咱们家摆满小汽车,妈妈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想买回家,妈妈特别能够理解你。”
第4步:给孩子一个替代方案。
等孩子情绪稍微稳定一点后,如果不能买,给孩子一个可替代的方案,比如说:“今天不能买,但是妈妈可以陪你在游乐场玩儿一会儿。”或者告诉孩子:“妈妈已经记下了你这个愿望,等你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你,好吗?”
第5步:平静的倾听孩子的愤怒和悲伤。
不论怎么哄没买到玩具的孩子都会感觉失落,在接受你不给他买的这个事实以前,孩子的心理活动也是很跌宕的。所以要耐心地告诉孩子:“妈妈虽然不给你买玩具,但是妈妈依然爱你,如果你感到愤怒,你可以吼出来,如果你感到悲伤,妈妈可以抱抱你。”
很多家长觉得共情没用,温柔而坚定的拒绝也没用。
那是因为很多父母受不了孩子的哭和闹。
孩子需要通过哭闹来平衡身体里压抑的情绪负荷,憋着不哭不闹的孩子才更容易生病。养孩子不容易。如果你在教育上充满了无力感,一定是方向走偏了,方法用错了,先别忙着管孩子,先学习一下,先学会爱自己,爱满自溢,妈妈自己丰盛了,才可能教育好孩子。
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视频音频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