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啵啵是一个3岁6个月的男孩,特别喜欢看与恐龙有关的书,他最喜欢看“恐龙世界系列丛书”。由于爸爸平时很忙,没时间管啵啵,所以啵啵的教育问题主要由妈妈来完成。啵啵妈妈非常重视乐乐阅读兴趣的培养,为此,给啵啵买了很多的幼儿读物,她希望将啵啵乐培养成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类书籍的孩子。
晚上,啵啵和妈妈准备开始快乐的阅读时光,啵啵在他的书架上找书,从一层翻到二层,又从二层翻到一层,就是没找到他想要的《我是霸王龙》。啵啵一脸着急地冲着妈妈问:“妈妈,我的《我是霸王龙》呢?”妈妈说:“我没有看到,咱们今天先看看别的书吧。《我是霸王龙》已经看过很多遍了。
”啵啵不情愿意地说:“不要,我只想听《我是霸王龙》。”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啵啵边哭边找,最后终于在卧室里他的小床上找到了。当看到那本已经破了边的书时,啵啵破涕为笑:“终于找到你了。”说着还举起书跳了起来,然后像抱着宝贝一样去找妈妈继续阅读这本书了。
为了让啵啵的阅读范围更广一些。妈妈给啵啵买了各种类型的图书,可是啵啵都不是很感兴趣,有的时候随手翻翻就放下了,不是很喜欢看。当啵啵又一次拿着“恐龙系列的书”来让妈妈讲时,妈妈很严肃地说:“啵啵,今天开始我们要换其他书看,不能再看霸王龙了,今晚我们讲《揭秘海洋》。”
啵啵站在一边极不情愿地坚持着:“不,我就想看霸王龙。”妈妈也很坚持:“今天我们就看《揭秘海洋》。”说完就讲了起来,啵啵面无表情地听妈妈讲着《揭秘海洋》,至于妈妈讲了些什么,啵啵一点儿也没听进去,她甚至觉得妈妈不爱她了。
啵啵爸爸好不容易有几天假,想趁机好好陪陪啵啵。爸爸问啵啵:“啵啵,我们一起玩过家家好不好?”啵啵说:“爸爸,我想让你给我讲霸王龙的故事。”于是,啵啵坐在爸爸的腿上听爸爸讲故事。这时,妈妈进来看见父子俩一起讲霸王龙的故事便走过来打断他们,说:“《揭秘海洋》才讲了一点,让爸爸继续给你讲完吧!”
爸爸和啵啵都愣住了,爸爸说:“讲完这本再讲吧!”妈妈却坚持说:“这本霸王龙已经讲过很多遍了,有很多新书不去看,总是读霸王龙有什么意思,对吧啵啵?”等妈妈走后,啵啵小声地跟爸爸说:“爸爸,其实我还是想听霸王龙……”
重复阅读是该年龄段幼儿早期阅读发展中的正常表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是4~5岁儿童的年龄特点,作为家长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符合其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满足孩子自主阅读的需要。
大多数幼儿喜欢反复阅读,正是成长的需要。孩子由于缺乏认知经验和阅读经验,很少能一次就读懂所有内容,而反复阅读自己大致了解的东西,可以减少孩子对新异刺激的不确定性,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控制感和安全感。反复阅读是现阶段孩子的一种心理的自我调节方式,以更好接受外界环境信息。家长无须过分担心。
孩子的阅读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他们尚需要通过更多的学习和不断的尝试,出现反复阅读同一本书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您家里的宝宝也有类似这样的情况,不妨看看下面的分析:
家长不了解年幼儿童的阅读特点,导致对其早期阅读的目标定位不准确。在幼儿阶段,孩子的阅读特点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孩子的阅读过程是学会阅读和从阅读中获得信息、知识同时进行的。
而反复阅读就反映了孩子的这个阅读特点,即孩子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熟悉书面语言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模式,了解书面语言中表达的意义,其实也是在学习阅读。而成人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儿童的阅读,认为一本书那么简单,看几遍里面的内容不就了解了吗,怎么还需要反复看。这实在是成人对幼儿的误解。
2. 家长的指导方法不恰当,可能损伤了孩子的阅读热情。
在早期阅读阶段,最主要的目标并不是孩子通过读书懂得多少道理,或认多少字,或获得多少知识,在人生早期,最为重要的是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喜欢上书,并把书当成一生的朋友和伴侣。不了解这一点,成人在引导过程中很可能会有不恰当的观念,比如,重视孩子读更多的书,而不尊重孩子读书的热情。
如果家长用很粗暴和武断的方式,硬是把新书塞给孩子,孩子会因为成人的态度对新书产生抗拒心理,自然不会喜欢。因此,在引导孩子阅读这件事情上,无论如何都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兴趣为代价去教育孩子。
有的时候,孩子反复阅读图书,也可能是因为某一本(套)书能带给他一种特别的内心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可能来自书的内容,也可能来自与这本书相关联的父母的亲密陪伴行为。
假如父母陪孩子的时间不多,而在读某一本书的时候,父母特别投入和用心,让孩子从亲子互相依偎的姿势、父母亲切缓慢的讲述中体会到母亲的体温、父亲的呼吸,那一刻亲子交流的温馨就深深地与这本书联系起来了,成为了孩子喜欢的一个理由。
但是,在现实中,有的家长给孩子读书的时候,其实只是在应付孩子,并没有真情投入,对儿童的书也不感兴趣,而孩子是非常敏感的,能够发现家长的虚假热情。
尊重孩子的选择、耐心陪伴孩子、与孩子尽情分享他所喜欢的图书是父母有效引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基本原则。在孩子重复阅读的问题上,成人面临的挑战其实是最大的,因为重复阅读,会让成人觉得无聊和乏味,也会非常辛苦,因此,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耐心是最高的教育原则。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当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时,实际上是向以儿童为主体迈进了一步。在儿童选择图书的问题上,成人特别容易因为自己的知识经验较儿童丰富而越俎代庖,但是,成人的选择也很容易偏离儿童真正的兴趣中心。成人要尊重儿童的选择,信任他们,帮助他们逐渐学会依据自己的兴趣扩大选择的范围。
从幼年时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就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呵护孩子已经建立起来的阅读兴趣。孩子能如此痴迷地喜欢一本或者一套书,这是多么值得我们高兴的事情啊,千万别让我们的无知和愚蠢破坏了孩子对书已然建立起来的热情。
只有尊重孩子的选择,欣赏孩子的选择,我们才能静下心来,耐心地去观察和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喜欢这本书,并认真探究孩子究竟执着于书中的什么。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更细致地去了解在读书的过程中,在孩子身上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亲子阅读绝对不只是一种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一本书就是一个纽带,把成人和孩子的心灵连在一起,共同进入一个书本的世界中探险。而且,很多儿童读物从内容到语言都是非常好的,假如成人能有一颗童心,也能感受到来自童书中的温暖情感和趣味。
所以,在亲子共读时刻,成人应该放下一切,全身心地和孩子共享阅读的温馨。这样的时刻,也会成为美妙的亲子沟通时刻。透过这样的时刻,我们会更加了解孩子的世界,也会让孩子感觉到彼此的心灵离得很近。
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聊一聊他们喜欢读的书,让孩子有机会分享自己已知已会的故事,让她获得成就感。同时,成人也能搞清楚孩子对书里的什么内容不理解,和孩子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解决孩子的问题,满足孩子的需要。
家长可以试着用角色扮演、情节游戏、绘画讲述、自制图画书等手段,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感受阅读的乐趣,而不局限于只是听大人一遍一遍地讲故事。多样化的游戏能满足孩子对于书中内容的理解和内化的需要,如果成人能够投入而富有智慧地引导孩子进行这些游戏,这样的有效陪伴本身也会让亲子关系有更深入的发展。
其实,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数量和收获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在引导孩子关注新书时,家长不必纠结,读新书也好,对旧书爱不释手也好,都是孩子珍贵的人生体验。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首先,我们引入的新书是基于对孩子兴趣的了解,对孩子能力的了解,有些书很好,但是超出了孩子的阅读水平,也是很难被孩子喜欢的。
其次,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家长只要创造机会就可以了,比如带孩子去图书馆,去书店,让孩子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书。
最后,家长自己也要了解童书,要了解什么样的书才是优秀的儿童读物,并且要自己喜欢阅读,家长的热情一定会通过声音、语气等感染孩子,或者在和孩子游戏时,巧妙地把新书的精彩内容与孩子自然地交流一下,这样就会让他不由自主地喜欢上爸爸妈妈所推荐的书。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点在看 更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