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进行交流的时候,身体语言大约占70%,语言大约占30%。宝宝还没有学会说话的时候,无法通过语言沟通来顺利表达自己的需求,只能凭借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告诉妈妈他的意愿和想法。
对妈妈来说,要通过宝宝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了解宝宝的意愿和需求, 有一定的难度。有些时候,妈妈所理解的意思,甚至与宝宝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这让妈妈忧心不已,总担心自己对宝宝照顾不周。所以,如果妈妈能够理解宝宝的身体语言,就可以知道宝宝的意愿和想法,从而更周到、更贴心地照顾宝宝。

宝宝的语言发育尚不成熟,在日常的与人交流中身体语言占很大的比例,这个时期的宝宝对非语言交流所传递的信息更易接收,在表达讯息的时候也更擅长使用身体语言。只要妈妈认真观察宝宝的身体语言,就能够“倾听”出宝宝的心声,也更容易向宝宝传达妈妈对他的爱意。
很多妈妈可能都认为宝宝吸手指没什么大不了的,觉得很多小孩都有吮吸手指的习惯,肯定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通常情况下,吮吸手指是宝宝对吮吸母乳或奶瓶行为的延伸,是一种最原始的条件反射。正常情况下,宝宝在睡觉前都会吮吸手指,以此来求得安全感, 安心入睡。这是宝宝有意识的吮吸,妈妈完全不必担心。但是如果宝宝醒着的时候,也会做出吮吸手指的动作,妈妈就需要注意了。
宝宝会将任意一个手指放进嘴里,轻轻地咬着,有点像大人思考问题的感觉,这种吮吸是宝宝无意识的动作。有的妈妈可能会说:“是不是宝宝饿了?”其实不是的。这个时候的宝宝若是饿了就会张开嘴向旁边啃咬。这种无意识的吮吸动作是宝宝在向妈妈传递信息:他需要妈妈给予情感关注。这时候,妈妈可以轻轻地拍打宝宝,或者跟他轻声说话,让宝宝体会到妈妈对他的关爱。

有些妈妈会发现当她训斥或者责备宝宝的时候,虽然宝宝没有哭闹,但是却放松的摊开四肢,妈妈可能会以为宝宝是知道自己错了,其实这是宝宝对抗权威的方式。宝宝还不会说话,因此不会反驳甚至顶撞父母,但是他们内心有自己的是非对错准则,会用这种舒适放松的方式来向权威作出挑战和对抗。
因此,在宝宝做错事情的时候,妈妈最好不要太过严厉的训斥,这样容易让宝宝从小形成逆反心理,没法好好地跟他讲道理。宝宝还小,还很容易塑造,只要妈妈说的有说服力,他们就会信服的。

对于稍大点的宝宝,他们如果想去某个地方,足尖就会指向那个地方的方向。所以当宝宝不安分或者无故缠着妈妈哭闹的时候,妈妈就要注意宝宝的足尖指向何处。另外,宝宝脚部动作若是很活跃,也表明宝宝心理紧张或者激动、高兴。若是激动或者高兴,妈妈自然可以不用深究,但若是紧张,妈妈就应该找出让宝宝紧张的原因并加以消除。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身上。这时候的宝宝神经发育尚不成熟,还不会控制面部表情,不能够很好地通过情感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因此, 妈妈就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肢体语言,来了解宝宝的情感变化。当然,有些宝宝受到惊吓的时候反应很明显,身体重重地抽搐一下,或者呆住片刻继而放声哭闹, 而有些宝宝则不会这么明显。妈妈要注意观察,若是宝宝身体微微后仰,嘴唇微张,手指微微弯曲,就表示他受到了惊吓,这是在做退缩的生理反应动作。
还要:宝宝反复将手指聚拢碰撞到一起的时候,就是宝宝在说“还要”,例如当宝宝还想喝水或者还想吃饭的时候,都会使用这个手势。
没了:宝宝手心朝下地将手臂弯曲放在胸前,自上向下挥动,表示“没了”,例如当他面前的饼干盒里的饼干没了的时候,他就会这样“告诉”妈妈。
吃/饿了:宝宝饿了的时候,会用食指轻轻碰触嘴巴,表示想要吃东西。
喝/渴了:宝宝渴的时候,就会抬起拇指,微微屈起其他四根手指形成奶瓶的形状,做出“喝”的动作。
热:宝宝热的时候,就会像妈妈将水吹凉的时候所做的动作一样不停地吹气。
冷:宝宝将双臂加紧,紧紧贴在身体的两侧,就表明宝宝冷了。
牛奶:让宝宝学会在想要喝牛奶的时候,做出像牧民挤奶的动作,反复握紧、张开拳头。
饮料:将两手攥成拳,一上一下的放好,不停地旋动。
疼痛:用手将疼痛的区域画出来,并且做出疼痛表情。
停:并拢五指,朝前推出手掌。
安静:用示指指嘴,但是不要接触到嘴巴,同时发出“嘘”的声音。
吵死了:微攥双拳,轻轻贴在耳边。
换尿布:在需要换尿布的时候,宝宝轻轻拍打自己的臀部。
洗澡:宝宝想要洗澡的时候,用两手在自己的身体上轻轻摩擦。
刷牙:将门牙露出,平伸示指在嘴巴附近做出刷牙的动作。
电话:做出“六”的手势,放在耳边。
星星:放松手指,不停地晃动手腕,就会形成星星一闪一闪的样子。
月亮/灯光:将手臂平伸指向天空,不停晃动手腕。
书:用两只手做出翻开书本再合上的动作。
睡觉:两只手合十置于头部一侧,把头靠在手掌上,闭眼做出睡觉的样子。
狗:伸出舌头,做出狗狗喘气的动作。
猫:在胸前用示指画圈圈。
马:将两手攥成拳放在胸前,不停地上下摆动,做出骑马的样子。
鸟:展开两条胳膊上下挥动,做出震动翅膀的样子。
鱼:不停地张开、闭合嘴巴,同时发出“bo bo”的声音,像鱼在水中吐泡泡一样。
兔子:伸出两根手指置于头顶,不停地弯曲、伸直手指。
花:像闻到花香一样深吸一口气。
帽子:微微弯曲示指并轻轻敲头部。
温馨提示
手势为妈妈打开了一扇了解宝宝的窗口,妈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要善于观察,认真了解宝宝的肢体语言,继而了解宝宝的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才能给予宝宝更好的呵护。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点在看 更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