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表演游戏教案
《小猪盖房子》
游戏主题由来
故事《三只小猪》深受小朋友的喜欢,由于故事中的角色个性鲜明,情节有趣,特别是那只盖了砖房的小猪,它的聪明、勇敢一直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因此我把《小猪盖房子》作为主题进行游戏,想让幼儿在游戏中明白做事不要图省力的道理。
游戏总目标
一、 根据角色的特征运用表演道具装扮角色,并能根据故事内容布置游戏的场景。
二、 喜欢参与表演游戏,尝试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角色性格特征。
三、 能与同伴合作游戏 ,学会协商,轮流扮演角色。
四、 懂得遵守游戏规则,会有条理地整理游戏材料。
五、 会根据游戏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讲评,并提出下一次游戏的改进方案。
第一次游戏
活动目标
一、 熟悉角色的出场顺序,能运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演。
二、 能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运用表演道具装扮自己。
三、 能按意愿分组,学习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游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 幼儿已经熟悉了《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
2. 和幼儿讨论木房、砖房的替代物
物质准备:角色头饰、房子背景、积木若干。
环境创设:布置好游戏场景。
活动过程
一、 展示布置好的场景,并出示幼儿制作的道具,导入游戏。
(一)介绍布置好的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上周我们一起寻找了可以用来代替三只小猪的房子的材料,今天老师就要把这些材料布置成了小猪们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师幼回忆故事中角色出场的顺序,熟悉狼和三只小猪之间的对话。
师提问:
1. 故事刚开始时谁先出场?猪妈妈对三只小猪说了什么?三只小猪是怎么说的?
2. 狼来了,他先找了哪只小猪?接着是谁?他对小猪都说了什么?
3.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大灰狼被打败了吗?
二、 提出游戏要求,帮助幼儿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1.鼓励幼儿用协商的方式选出组长,组长按组员的意愿协调、分配角色。
2.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道具装扮自己,然后开展游戏。
三、 幼儿分组开展表演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角色分配和道具的使用情况。
2.观察表演中角色出场的顺序和角色对话的情况。
四、 整理游戏场地,收拾游戏材料,交流游戏情况。
1.在教师的提醒下,幼儿合作整理游戏场地,归类收拾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1)师:你表演了谁?你是怎么表演的?
(2)讨论道具的使用情况以及初步学习协商游戏的情况。
师:今天游戏中你扮演什么角色?用什么道具来装扮自己?你是怎么跟同伴一起游戏的,次游戏你们觉得还需要增加哪些道具来装扮自己呢?
第二次游戏—第四次游戏(篇幅有限略)可加微信:youjiaoxt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
《小老鼠得第一》
活动设计
在开展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的过程中,幼儿对十二生肖产生了兴趣,于是自发展开了”十二生肖大调查活动”,逐渐了解了十二生肖及其排列顺序,对十二生肖的由来及传说也有了了解的愿望。
该活动是一个创造性表演活动。既有创造想象的空间,又融入了表演的元素。整个活动分三个环节:
一是尝试表演游戏,体验表演的乐趣;
二是想象有趣情节,在欣赏讨论后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
三是结伴表演、相互评价、根据角色特征自主表现,为后续在各类情境中主动展开想象及富有创造性地演绎各类形象积累经验。
童话剧表演是我园的特色,进入大班后,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与想象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可适时、适度地引导幼儿从模仿表演走向创造。表演活动为幼儿的社会性、创造想象及表达表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空间。
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可以自由创作,积极解决问题,整合多种经验,个性化地进行表达。因此,在活动预设中,我们通过引导幼儿观看表演视频,两两结伴表演,集体交流讨论,幼幼互动评价等,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感受表演之美,表达表演之乐。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十二生肖故事中小老鼠得第一的情节,能运用肢体动作、语言等表现对角色形象的理解。
2、体验和同伴共同协商、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熟悉十二生肖及其排列顺序。
2、物质材料准备:视频、场景设置等。
活动过程
一、十二生肖秀
1、导入活动。
师:我们又要来玩快乐的表演游戏喽。请你听着音乐和我讲的话自由表演。(音乐起,幼儿自由表现十二生肖姿态。教师旁白:清晨,当第一束阳光照进森林的时候,小猪起床了……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了草地上……小蛇也从洞里游了出来。突然,她看到一棵树上长满了她最爱吃的红果子,于是她努力地绕着树往上爬,越爬越高,越爬越高。再加把劲,马上就能吃到了!终于,小蛇”啊呜”一口吃到了红果子……)
2、交流感受。
师:看你们演得这么开心,我很好奇。刚才你们在表演什么的时候感到最快乐?
幼:我演小白兔吃蘑菇最快乐。
师:我看到了你吃蘑菇时甜甜的笑容。
幼:我演小蛇扭来扭去的时候最快乐。
师:我看到你扭的样子真特别。
幼:我刚才演小兔的时候和我的朋友一起在玩游戏。
师:是呀,和朋友在一起是最快乐的。
3、小结。
师:你们演的十二生肖都有各自的样子。表演真快乐!
(析:幼儿在有趣的情景中自由表现十二生肖的不同姿态,体验表演的乐趣,为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
二、小老鼠为什么得第一
1、观看教师表演的”小老鼠得第一”视频前半段。
师:看到你们演得这么开心,我也要来演一演。你们知道十二生肖里谁是第一?(小老鼠。)今天我就来演一演小老鼠得第一的故事。(幼儿观看。)
2、分享交流。
师:你看到小老鼠怎么样了?(走不动了。)明明小老鼠已经走不动了,最后他怎么得到第一名的呢?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幼:请朋友小鸟帮忙。
师:小鸟来了,说:”小老鼠快来请我帮忙吧。”(与个别幼儿互动演一演请朋友帮忙时的对话。)
幼:用工具,滑板车。
师:对呀,我也滑过滑板车的,是很快的。乘着滑板车的小老鼠一定很得意,”哈哈,这下我可要赢过老牛喽。”(引导幼儿集体演一演得意的表情和可能说的话。)幼:钻地洞。
师:对哦,小老鼠还有这个本领呢。地洞可不太好钻哦。看呀,地洞里黑黑的,小心点哦,再钻进去点,再钻进去点。(引导幼儿集体演一演小老鼠钻地洞的动作。)
3、小结。
师:我们想出的办法真多呀!这些办法也可以用动作、语言、表情表演出来呢。
(分析:幼儿在欣赏教师表演的过程中猜测小老鼠得第一的原因,并尝试用动作、语言、表情表达自己的想象。教师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多样的互动引导幼儿将自己想的办法用动作、表情、语言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及时用图谱梳理幼儿想出的方法,从而为后面环节自主开放的两两合作表演打基础。)
三、结伴表演”小老鼠得第一”的故事
1、教师提出要求。
(1)可以找好朋友一起表演,分配好各自的角色。
(2)要想办法让别人看明白你演的是谁,小老鼠是怎么得第一的。
2、幼儿自由表演,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请两组幼儿展示,全体幼儿交流分享。
师:你们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
幼:我觉得他们演得很好,因为他们的声音很响亮。
师:声音响亮很重要,这样才能让别人听清楚。(用表示声音的符号及时记录在图谱中。)
幼:我觉得凡凡演的老牛特别好,因为他走路的时候步子很大而且还用手表示牛角。
师:动作很重要,要演谁像谁。(用表示动作的符号及时记录在图谱中。)
幼:我觉得央央演得很好,因为她演小老鼠请小鸟帮忙的时候是笑眯眯地说话的。
师:表情能让我们的表演更生动,所以表情也很重要。(用表示表情的符号及时记录在图谱中。)
幼:我觉得他们演得很好,不过我要给他们提个意见,就是表演小老鼠走不动的时候要更像一点。
师:要怎么样才更像呢?你能来试一试吗?
(分析:此环节旨在通过同伴间的互动评价,让幼儿明白怎样可以演得更好,为后续的表演进一步积累经验。教师的作用是及时梳理、提升幼儿回答的内容,并用图谱的方式记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评价时更多地关注同伴的优点,发现同伴的闪光点。)
4、幼儿再次结伴表演,互相学习同伴的优点。
5、幼儿观看教师表演的后半段视频。
师:今天,我也在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原来要想表演好,要先和朋友商量好角色,还要注意动作、表情、语言。我也要学习你们的好方法,你们看看我演得怎么样好吗?(播放视频后半段。)
(分析:在教师的表演中,最后的结局是,老牛被猎人的网罩住了,小老鼠用牙齿把网咬破,帮助了老牛。老牛主动提出背小老鼠一起参加十二生肖的比赛。快要到达终点时,小老鼠和老牛相互谦让,最后牛尾巴用力一甩,把小老鼠甩过了终点线,小老鼠得了第一。
幼儿观看该段表演视频有多方面作用:
一是可让幼儿在欣赏中提高表演水平;
二是出乎意料的结局既让幼儿感到惊喜有趣,又渗透着品德教育;
三是能激发幼儿再次表演的兴趣。)
延伸活动:
师:十二生肖有很多有趣的民间传说。如果有兴趣,可以再去找一找、演一演。










